第二百五十九章 宗師之作(第1/2頁)
章節報錯
為了公平公正,這幾名評判者中,有三名是跟著杜齊觀一起從京城裡下來的:一名宮中採購玉器的主管內侍、一名精通玉雕的官員、.請記住本站的網址:。 餘下的三位,一位是吏部尚書的父親,即見證過葉琢和聶博易比試的馮成增馮老太爺,還有兩位是南邊著名的老玉雕師。
他們在抽號前,就被分別關進了自己那間屋子,並沒有觀看到比賽的經過。因此,根本不知道此時條案上放著的玉雕,是由誰雕刻完成的。
此時六人極為有序地站在臺前,由那位姓文的爵爺領頭,一個一個輪流上去,將條案上的玉雕仔細觀賞一番,看完一個再到下一個。看完的人,則到衙役處要了紙筆,將自己的評分寫下來,投進一個加了鎖的木箱子裡。
為了避嫌,六人做這一切的時候,都默然無聲,即便兩人相熟也不互相交流。
而臺下的眾人也不敢出聲,俱都睜大了眼睛,想要看清楚條案上放的是什麼玉器,同時也看看這些評判者有什麼異樣的表現。
“葉老哥,您就別擔心了,您看,每個評判者走到五號作品前,都會呆立好一陣,然後拿起來反覆地看,眼睛裡全是震驚。不用說就知道,您那孫女,雕刻出來的玉器絕對是極品。第一名,非她莫屬。”
雲老爺子,就是那位跟葉予期相交莫逆,曾在汪承東陷害玉琢坊的時候挺身而出的老人,湊到葉予期耳邊輕聲道。
說著這話,他心裡無限感慨。
當初那個剛剛涉足玉雕界、初露鋒芒的小姑娘,誰能想到短短一年多的時間裡,就能走到這樣的高度呢?不光是他們這些老玉雕師不能仰望,便是神一樣存在的南派大師聶仲昆,也不得不抬起他高傲的頭。向這位小姑娘致以衷心的景仰。
因評判是一件細緻而嚴謹的活兒,所以這一個程式,足足持續了大半個時辰。 終於,一名老玉雕師最後將紙條投進了木箱。結束了這一過程。
在袁朝林的示意下,衙役將木箱抱到了臺前。袁朝林從懷中掏出鑰匙,當眾將木箱開啟,拿起裡面的一張紙條。『雅*文*言*情*首*發』唸了起來:“一號六十八分,二號八十九分,三號七十二分,四號五十六分。五號一百分,六號六十一分。”
袁朝林和楊建修手下的兩名主薄,早已等候在一旁。一聽此話。兩人快速揮毫,將瑞王爺所念的分數記了下來。另有兩名書辦也已用六把算籌,將數字一一拔了上去。
“一百分?”聽到這個資料,臺下一片譁然。
聶仲昆每隔三年就要舉行一次玉雕比賽,雖然不如這次比賽做的嚴謹,但程式上差不多。南山鎮的人,對這種比賽毫不陌生。每一屆比賽的每一件出色的玉雕的評分。都會被大家議論研究許久。然而上百年來,歷次比賽中,從未出現過打滿分的玉器。哪怕是奪得榜首、被聶仲昆驚為天才的湯如智,當年雕刻出來的玉器,也只打了六十多分。
當然,這次的比賽,是頂級玉雕師比賽。與聶家舉辦的入門學徒比賽在水平上不可同日而語。但評判者評分時的心理,卻是一樣的。所有的評判者,都是以高高在上的俯視的心態去評判這些參賽的玉雕的。為了顯示自己在玉雕上的高超水平,表明自己足以做這些玉雕匠的老師,哪怕是再完美的作品,他們都要在雞蛋裡挑出骨頭來。
可現在,他們看到了什麼?就在這一檔口,就已有三名評判者,而且是朝庭裡有爵位、官職或宮裡受皇上器重的評判者——這些人是不需要看任何人臉色的,就算要看,給五號玉雕打九十幾分,也可以交待了——他們,竟然都打了滿分!
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那件玉雕,已經完美到讓這些權威們心悅臣服的地步,面對這樣的作品,他們不敢、也不願意做出褻瀆的事情來。
到底,是什麼樣的一件作品,竟然能讓評判們都心悅臣服?
大家的心全都被吊了起來。
而霍寧和孔池聽到第一個一百分時,俱都瞪大了眼睛,不可置信地看著葉琢。他們有沒有聽錯?怎麼葉琢的分數不光比他們高,還得了一百分?
兩人心裡同時湧上一荒唐的念頭,那就是:這些評判員暗地裡知道葉琢要成為瑞王爺的兒媳婦,靖安王正妃了,所以便徇私給她打了個高分。
不過,也不用打一百分吧?
葉琢此時倒是極為淡然。見到霍寧長和孔池驚訝而懷疑地瞪著自己,她隱隱能猜到他們的想法,乾脆裝著沒看見,目不斜視地注視著臺上的袁朝林。
“……五號,一百分;六號五十五分。”袁朝林又繼續念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