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那件玉雕,杜浩然叫拿出來看過,所以管庫房的周繼印象很深,不一會兒就親自抱著那件玉雕來了?

聶仲昆接過那件玉雕,拿到手上看了看,臉上的表情慢慢嚴肅起來?

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當初楊建修聽葉琢說她對那塊黑白色的瑪瑙有感覺、想要雕琢它時,他也沒覺得有什麼特殊。『雅*文*言*情*首*發』請使用訪問本站。但此時這件玉雕作品看在聶仲昆眼裡,感覺卻是完全不同。

他能看出,這件玉雕作品是由一塊個具有多種天然顏色的瑪瑙琢制而成。這塊瑪瑙料的主要顏色有醬紅、牙白、水白、黑、紅、灰、黃等,有的只一片,有的成一點,有的為一線,相互交錯,沒有規則,既五光十色,豐富多彩,又斑駁陸離,雜亂無章。在這樣的瑪瑙料上設計,難度極大。一個設計水平不高的人見此料,會不知所措,無從下手。

而葉琢拿到這塊料後,卻極為巧妙的利用了它的顏色,倒好像這塊瑪瑙的各種顏色,不是天然形成、被她利用,而是由她添上去的一般,她想要什麼顏色就要什麼顏色,想要多少就要多少。這種對原料天然顏色及形狀的精妙到極點的把握和利用,已堪稱大師級別。

這塊瑪瑙的主色調呈灰黑色,而葉琢把它設計成深山老林、靜谷湧泉,讓人感覺一種深幽的氣氛,用這大篇幅的灰黑為環境色來烘托主體,突出地表現主體人物;而在瑪瑙的中間部分,有比較突出的醬紅色和一層不規則的牙白色。她便把它做成了一尊依石傍泉、飲露食霜、身披白色袈裟的“無量壽佛”,那醬紅色的肌膚和白色袈裟相互襯托,既難得,又真實。耐人尋味。在主體人物的上下前後,有一些部分原料呈水白色,葉琢巧妙地將它們雕成了繚繞的白雲。湍急的泉流,造成了一種靜中有動,無聲勝有聲的“空谷雁鳴谷更幽”的意境,使欣賞者如聞其聲,如見其景,如臨其境。

而這件玉雕不但設計精妙,雕琢手法也極俱靈性。那尊無量壽佛依石而坐。坐姿舒展,平視微笑,手持如意,人物的表情極為生動傳神,就彷彿這尊無量壽佛就活生生地站在眼前似的;加上環繞在他身邊的流雲月影。蝙蝠飛翔,更點出了他心大量寬,無煩無惱,萬事如意,福壽無量的寓意,讓人一看便忘掉憂愁煩惱。

所以在雕刻手法上聶仲昆雖感覺到仍有不足,但這一件瑪瑙俏色玉雕,讓他不得不承認已是一件藝術珍品,他雖然擁有許多極品玉料。『雅*文*言*情*首*發』也擁有頂尖的雕刻手法,更見過無數優秀玉雕師的作品,但仍然為它歎為觀止。

過了足足有一盞茶功夫,聶仲昆才從那件玉雕上移開目光,問周繼:“這件玉雕是誰送來的?”

這件玉雕,不但引起了杜公子的關注。便是自家老爺都有過問。所以周繼早在杜浩然將它還回去的時候就叫人查過了,來之前又再一次看了登記資料,加以確認。所以聶仲昆一問,就立刻答道:“是南山縣的縣丞楊建修。他原來是府衙的主薄,最近才當上南山縣縣丞。那天他是跟南山縣縣令袁朝林一塊來的。”

“去查一下這件玉雕是誰琢制的。”聶仲昆吩咐道,把玉雕放回木盒,“順便把它送到杜公子的院子。”雖然看到這件玉雕,他頗有些捨不得,但杜浩然難得開口問他要東西,他再如何不捨也不好不給。

“是什麼東西?”聶博文從外面走了進來,好奇地伸手接過木盒,掀開了蓋子。

“哎,你小心些,別摔了。”聶仲昆見兒子那毛毛躁躁的模樣,不放心地叫道。

聶博文雙手拿著木盒,抬頭奇怪地看了父親一眼。父親什麼好東西沒見過?很少見到他如此著緊的模樣。

他低下頭去,把目光投向了木盒,發現裡面竟然是一件玉雕。他收起了臉上的那抹隨意,伸出手將玉雕拿了出來,仔細地端詳。

這件玉雕能讓父親那麼鄭重,必然有它的獨到之處。

看了兩眼之後,他跟聶仲昆一樣,表情慢慢變得凝重起來。半晌之後,他問了同樣的問題:“這是誰雕琢的?”

周繼看了聶仲昆一眼,正要回答,聶仲昆卻開口問道:“你覺得這人跟你相比如何?”

聶博文眯起眼睛看著玉雕,字斟句酌地道:“這人學玉雕的時日尚短,手法還很稚嫩,但雕刻極俱靈性。如果能學得我們聶家的雕刻手法,假以時日,必能跟我一爭高低。而如果這巧奪天工的設計與雕刻同出於一個人的手,那我敗在他的手下,是遲早的事……”

說到這裡,他忽然神色大變,將目光又投向了那件玉雕。看了良久之後,他抬起頭來,嘴裡喃喃道:“難道是她?”

“哦?你認識這件玉雕的作者?”聶仲昆問道。

聶博文沒有回答,轉過頭去看了杜浩然一眼。見他正坐在一堆原石旁邊,正在一塊一塊地過目,就彷彿這邊的事跟他無關似的,聶博文眉頭微皺,問雕繼道:“這王雕是誰送來的??

“回公子,是南山縣楊建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