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你迷惑朕?朕就迷惑你!(第1/2頁)
章節報錯
一盞微弱的燭火,一杯尚溫的清茶,一封要命的書信。
西門守業看完了信,抿了口茶,望著燭火陷入了沉思。
武先生很自然拿起了那封攤在桌上的信,他知道西門守業希望他也看一看。兩個老男人相識相知多年,很多事已經不用多言了。
“你怎麼看?”西門守業依舊望著拙火,頭都沒回的問道。
這封來由烏薩王世子親筆所書的信中,烏木谷哉對西門家以及西門守業極盡溢美之詞,甚至自稱世侄,也不知道這輩分是怎麼算的。並代表烏薩王室對對於大烏王朝時期對於西門家的打壓表示遺憾。
要知道這天下最恨烏薩的,除了讓自己祖先在海上漂了上百年的高美王,便是當年一直和大烏對抗的西門家。即使大文立國,烏薩和西門家算是同朝為官,但百七十年來這兩家即使同朝面聖,都會當對方是空氣。如今烏木谷哉願意主動來信併為當年祖先打壓西門家道歉,顯然是極大的示好了!
烏木谷哉藉著道歉的話頭,提起臨海道,說當年祖先最大的失誤便是沒有理解臨海道其實不是中土的臨海,而是西門家的臨海,過去是現在是,日後更該名正言順的是!最後提出希望與西門守業相見,當面為祖先之過道歉,並共議天下大事!
“國公為何思量許久?”武先生沒有回答問題,而是反問了西門守業。
若是西門言君收到這樣一封信大概會大喜過望,然而西門守業卻沒有,他知道這是個機會,但同樣可能是個陷阱,還可能是禍根。
“你覺得這是一個陷阱麼?”西門守業反問道。
武先生搖了搖頭,坐到桌邊端起茶杯微微一笑道:“烏薩世子沒有理由佈下這個陷阱!各種訊息都顯示,烏薩世子是個徹徹底底的不臣之人,一直不滿烏薩屈於大文之下,他沒理由給您挖坑!”
“他還是太年輕了!”西門守業語氣有些遺憾。
武先生認同的點了點頭,道:“是啊!西門家的探子植根烏薩多年,我都不敢說一定了解這位世子,他卻敢送來這樣的信,或許是太年輕沒有城府,亦或許這就是烏薩人的辦事方式。”
“這封信若是烏薩王送來,還可琢磨一下,烏薩世子,哈哈,他都不知道說服他爹沒有,就敢給我送來這種大逆不道的信!雖說我很欣賞這種大逆不道,但也不能與之起舞!”西門守業抿了一口茶,道:“此子難成大事,這麼要命的事,他竟然就敢大喇喇的派人直接找上門來!難道他不知道我此去京城,朝廷一定派人暗中監視麼!而且我西門家一向與他們烏薩沒有來往,就算他料定我不滿大文,與他有一樣之願望,也不該這麼大膽的來聯絡!”
“國公所言甚是,所以您將送信之人皆殺之送往官府是最好的選擇!相信皇帝不久就會知道此事,應該能減少些對您的疑慮!”武先生幽幽地道。
西門守業點了點頭道:“不過這個時候,烏木谷哉給我送來這封信,先生,你覺不覺得臨淵城那件事就是他乾的!”
武先生蹙眉道:“很有可能!看這小子莽撞勁,能幹出刺殺明律的事來!”
“哼!他大概就是想製造混亂,繼而趁亂而為!或許他還覺得自己很了不起,敢鋌而走險幹出這種事來!到時候大文和西原再起戰事,他烏薩便可趁勢而起,哼,真是愚蠢的夷狄!”
西門守業聽說了明律在臨淵城被刺殺,雖然這件事從未被朝廷承認過,從這一點上來看他就知道大文和西原不會打起來!
一場戰爭的發生,或許因為仇恨,或許因為土地,亦或許因為一次意外,但歸根結底,取決於戰爭的參與方判斷自己透過戰爭能不能得到好處。能得到利益,即使邊境一隻羊都丟了,都可能會引發大戰。若覺得得不到好處,即使千年仇敵侵門踏戶,邊軍也是閉關不出。
如今在大文和西原都有意修好的大背景下,即使發生了行刺桉,雙方大概都會大事化小,在臺面下把事情解決了。畢竟大文和西原要是打起來,誰都不敢說能佔到便宜,那又何必打呢!
“國安所言極是!不過如今我們至少確定了烏薩世子有此異心,而且經過國公這一手借花獻佛,皇帝必然會將注意力集中到他身上,咱們身上的擔子就輕了!”武先生說道。
“嗯!也正好透過這件事,看看皇帝會怎麼處理吧!”西門守業蹙眉但又彆扭的笑了起來……
……………………
“此事非同小可,一定要嚴查!”張淵一拍大腿站了起來。
楚牧收到了四維門關於有人接近西門守業並被其斬殺的報告,當即便召集了內閣商議。
顯然經過了明律遇刺事件後,大家都對這種事格外敏感,生怕又是一起刺殺,那邊臨淵城還沒訊息,這邊要是西門守業又被刺了,那事件可就棘手了。
“臣以為當吩咐沿途各地,加強對安國公的護衛,他可不能在初事了!”高光義也起身說道。
而首輔大人和次輔大人卻異常冷靜坐在椅子上,沒有表態的意思。
竇鼎之不說話是因為他覺得此事蹊蹺,在沒有弄清楚前不想說話。
而袁復則是過去和西門家關係密切,如今關於任何西門家的事他都想避嫌。自從楚牧成為了太祖預言之子後,他就開始逐漸向皇帝靠攏了。
也就在這時,吳中道關於此事的奏疏已經也被送到了皇宮,因為是八百里加急,收件的太監不敢怠慢直接呈送到了御書房。
楚牧雖然知道了此事,但安國公畢竟是將三人的屍體交給了官府,四維門沒有接觸過屍體,所以並沒有辦法判斷死者的身份。而吳中道也只此事茲事體大,當晚便組織了人手對屍體進行查驗,將結果火速呈送了京城。
楚牧和內閣諸公看過了奏報後,張淵又是拍桉而起:“竟然是烏薩的人!他們要幹什麼,外邦私下接觸大文官員,已是犯了大忌諱!更別說還是找的安國公,這件事非同小可,陛下,當嚴查之!”
吳中道的官員也是雞賊,其實已經看出那三人大概是烏薩的人,但這件事幹系重大,所以奏疏裡話裡話外都將三人指向了烏薩,可就是不確定,最後還要將屍體送來京城,請刑部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