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下官的猜測!”

“那他當時去哪兒了?”

孟達臉上毫無一絲變化的回道:“這個下官還未查出!”孟達是絕對不會將自己四維門分部被人混入的事說給趙義博聽的,即使要說也只能告訴皇帝。

趙義博站在原地思量了許久,大概是琢磨這事太費腦子,以致於空無一物的頭頂上都泛起了汗珠,趙義博也不講究,直接把帽子取下,伸手抹去汗珠。

“這事就怪了!他沒有受傷,西原那邊何至於集結軍隊,難不成他們是蓄謀已久,就是要藉故出兵?”趙義博問道。

“大人多慮了,西原不似大文講那出師有名,即使講有收復臨淵城這個理由已經足夠,何須畫蛇添足再搞這一出!”

“說的也是,可明律沒有遇刺,西原何故……”趙義博說到一半自己也就明白了,明律沒遇刺也會說遇刺了,否則怎麼解釋他找人假冒去落卿石,又道:“明律沒有遇刺沒法在臺面上說,但他沒死總可以告訴西原那邊唄!何必為此引起戰火!”

“歐陽總督數次遣人相告,但那邊似乎不想聽我們的解釋!下官看來,西原如今就是要找茬,無論明律有無事情!”

孟達透過桑巴已經知道了西原上層如今的態勢,所以他敏銳的察覺道弘法和承諭現在就是要藉著這事做文章,甚至猜到了他們倆想大動干戈逼大文除掉明律的小心思。

“原來如此,好歹毒的計謀啊!”趙義博不禁感嘆道,弘法和承諭藉著營救明律的由頭進犯,最好能借刀殺人除掉明律,最差的情況明律沒事,西原軍對還被擊敗,不過反正打的旗號正當,他們也不會被質疑,反倒是明律若是沒事也不跟西原報個信,可能事後容易被聲討。

就當趙義博在琢磨該如何應對之際,一騎快馬奔來,大喊道:“前方急報前方急報!”

歐陽傑趕緊過去接過急報,欽差在此他也不敢先看趕緊轉交給趙義博。

趙義博開啟一看,臉色大變,道:“西原殺來了!”

……………………

就在昨夜,從各地集結到一葉寺的八萬士兵浩浩蕩蕩的開拔,兵峰直指臨淵城。

經過一夜跋涉,士兵們已經能夠遠遠的瞧見兩國邊界那道茫茫的大山。

無論在何處,八萬士兵齊頭並進都是一派壯觀的場景,然而不少士兵卻產生了疑問。

八萬人看起來也沒多少麼!

而那位經歷過戰爭的老兵和將領則是很肯定,絕然沒有八萬人,甚至五萬人都可能不到。

那些被徵召而來的親明律的將領和紅衣武僧更是察覺出異樣,騎著馬聚在了一起。

“這事情不對,剛才我仔細看了,大軍人數不對!”

“何止人數不對,你們沒有發現主要都是我們這些人,昨晚上出現過的東境將領和一葉寺紅衣武僧都不在麼!”

“弘法聖卿這是要幹什麼,讓我們頂在第一線,他的人在後面看熱鬧麼!”

很快幾位將領和紅衣武僧便達成一致,迅速的找到處於隊伍最後位置的弘法聖卿,要求他解釋目前的情況。

然而手持佛在法旨的弘法一點也不慌張,西原極講秩序,別看這些人其實是來質問的,但見到弘法依舊恭恭敬敬單膝跪地說話。而弘法早就想好了說辭,聲稱他是兵分三路前進,到時候合圍臨淵城。

紅衣武僧都懵了,弘法竟然能說出這麼鬼扯的話,西原到臨淵城就一條道,你怎麼兵分三路?難不成另外兩路大軍去翻越茫茫大山了?他們又不是戕人,怎麼可能!

弘法看著這些將領和紅衣武僧質疑的表情也不在意,你們不信又能怎麼樣?如今高舉營救明律的大旗,佛在下了法旨,你們還敢抗命不成!

不光如此弘法還下令,為了報復大文,待會跨過國境見人就殺,遇村便屠,若是大文出兵抵抗不用匯報直接交鋒!

在場的紅衣武僧和將領雖是不悅也只得領命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