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首輔的計劃(第1/2頁)
章節報錯
“皇后一共待了多長時間?”竇鼎之已經知道了西門皇后離開了四維門。
“回首輔大人,大約一個時辰,而且她離開時還說了一句‘在為公殿靜候佳音!’”曹春生回報道。
“哎,看來四維門答應皇后了!”高光義面露惆悵的說道。
張淵義憤填膺的說道:“哼!皇上昨晚才駕崩,四維門今天就投靠了皇后,這群不忠不孝之輩!”
袁覆沒有吭聲,皺著眉扶著自己的鬍鬚若有所思。
竇鼎之並沒有生氣,內心裡反而有一絲喜悅。剛才他們已經捋了一遍人在京城的永平帝同輩宗親,在商議新君人選時內閣產生了極大的分歧。
竇鼎之提出當立沙侯楚楠,認為此人年少有為儀表堂堂,永平帝曾稱讚其為楚家子弟楷模,最為重要的一點是楚楠的父母都已經死了。
皇帝駕崩在宗親中尋找繼任者,一般都是選定一人後,名義上讓其過繼到先帝名下,這樣父死子繼兄終弟及名正言順。可一旦此人生父還在世,就會產生很大的倫理爭議和禮法爭議。
而沙侯父母雙亡,連太后的名額都省了,幾乎是最理想的新君人選。
可另外三位內閣人精卻不認同,他們當然知道楚楠很優秀,他們更知道楚楠的夫人姓竇。
竇鼎之為什麼支援楚楠,就是因為楚楠是他們竇家的女婿。讓他繼承皇位,竇鼎之豈不是要在首輔的位置上坐到天荒地老?
平心而論,無論是張淵高光義還是袁復,他們內心裡都清楚,雖然天下皆傳竇鼎之是因為外戚的身份才得到首輔的位子,可實際上竇鼎之卻有治國之才更有容人之雅量,否則一天到晚跟他唱反調的張淵早就被貶到天涯海角了。
可是這也並不代表他們願意繼續屈於人下。已經坐到了內閣大臣的位子,誰又能沒有對閣揆的嚮往呢?他們過去一直被竇鼎之壓在身下,如果點頭支援楚楠,幾乎可以肯定他們永遠也夠不到那個近在咫尺的位子。
但是此刻情況又變了,皇后大概已經取得了四維門的支援,如果內閣還不能達成一致共推新君,那麼勝利毫無疑問的將屬於皇后。而這個結果是任何人都不想看到的。
竇鼎之知道時候到了,站起身來說道:“諸公莫要喪志!就算四維門已經追隨皇后,我們也未見得沒有機會!”
“首輔是要動兵?”張淵問道。
“不!絕不可大動干戈!老夫是說皇后就算有四維門支援,也得有推的出的人。皇后可能還不知道她屬意的楚斌和楚國彰已經被我們攔住,正所謂兵貴神速,此刻內閣當同心戮力共推一人,然後趁皇后尚未回宮,先行說服百官。到時候滿朝一致,就算有四維門的支援,我料皇后無法再逆天而為!”竇鼎之分析道。
此話一出,廂房裡再次陷入了寂靜。算有人都在回味著首輔的話,盤算著自己的得失。
終於高光義走到竇鼎之跟前拱手道:“此刻國本動搖,光義願與首輔一道,共推楚楠為君!”
張淵心一橫也站起身,正要說話,沉默了許久的袁復搶先說道:“沙侯天資聰慧,人品貴重,袁復願推沙侯為君!”
袁復看出形勢有變,自己本來就因為和皇后親近受人詬病,如若此時還不率先表態,一旦楚楠上位自己將難以自處。
“我也一樣!”張淵不願像袁復那般見風使舵讚美楚楠,只是冷冷的說道。
竇鼎之滿意點了點頭,拱手對著另外同僚一拜,道:“三位一心為國!陛下在天有靈當慰亦!”轉身對著曹春正道:“有勞曹公公去看看為公殿裡現在還有多少官員,並請在京所有四品以上官員進宮議事!”
張淵此刻心裡五味雜陳,傷心於永平帝的驟崩,遺憾著英王錯失皇位,不平於自己永遠的告別了首輔的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