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的皇帝第一次的大經筵結束了,卻沒有人在意今天大經筵辯論的是什麼,剛才關於趙宋制夷之策的爭論似乎也已經不再重要。

因為皇帝昨夜做了一個夢,一個太祖當年也做過的夢。

從文華殿走出,不少大臣依舊沒有從之前的震驚中完全清醒過來。誰也沒有想到,本來只是列席一場行禮如儀的經筵,卻意外的見證了當年太祖所預言之人的誕生,而那個人竟然還是大家心照不宣經過妥協而繼位的“擺設”皇帝楚牧。

或許一切都是冥冥之中的安排,楚牧繼位並非是妥協的產物,而是老天爺精心的安排。

文華殿已經人去樓空,文淵閣卻喧囂了起來。

發生瞭如此重大的事情,本來要進行的小朝,都被張淵破天荒的提議取消。四位內閣大臣趕緊回到文淵閣商議對策。

“嗚呼!千古大事,天下幸事!”張淵激動的都把老祭酒的口頭禪喊上了,又道:“當即刻昭告天下,遣使告知藩屬!”

“哎,是不是太大張旗鼓了些!”高光義一臉笑容說道,有一種這是他家的事,稍微推辭一下的感覺。

“你這是什麼話,陛下竟然是太祖所預言之人,這麼大的喜事,再大張旗鼓都不為過!”張淵睜大了眼說道。

此時連袁復都開始附和張淵的意見,還加碼道:“我以為昭告天下都不夠,此乃國之大事,當比照王師凱旋,派出人馬前往一十八道,敲鑼打鼓一個村一個村的報喜!”

“說得對!陛下登基帑藏空虛,沒有減免賦稅,本來就影響陛下的威名,正好藉助此事重振陛下威名!首輔以為如何?”張淵說著望向了竇鼎之。

文淵閣內,唯有竇鼎之冷靜異常,坐在案前端著剛沏好的茶,不停的吹著茶湯上那兩根十分頑固久久不沉的嫩芽。

他不高興麼?當然高興,身為內閣首輔,有什麼比自己力主扶上位的皇帝是太祖預言之人更讓人興奮的呢!但見過無數大場面的首輔大人很快就從興奮中冷靜了下來,他需要好好盤算一下,這突如其來的驚喜會帶來什麼影響,對大文、對朝堂、對西原……

“誒!我說首輔竇大人,你倒是表個態啊!”張淵走過去拍了拍竇鼎之,還一把接過了他的茶自己給幹了。

顯然張淵現在心情好的都飄了。

“老夫看,這事是不是要在考慮一下啊!”竇鼎之並不在意自己吹了半天的茶被人喝了,又道:“此事事關重大,又是剛剛發生,我們是不是該慎重考慮一下,明日請示陛下再做決定!”

高光義也走了過來,道:“此事無論怎麼想都是大好事,說來這幾年朝堂動盪,西原又虎視眈眈,太后(竇太后)久臥病榻,先帝猝然而崩,哎!堂堂天子登基都沒法減稅於民,老百姓們太需要一個大大的好訊息了!”

“高閣老所言甚是,想想老百姓們要是知道陛下是太祖預言之人,那不得高興的載歌載舞,點炮仗慶祝啊!”張淵高興的說道。

…………

“噼裡啪啦噼裡啪啦……”

張淵並不知道,他說話的同時西城那座最為氣派的府邸門口已經鞭炮齊鳴,引得無數百姓駐足圍觀。

大家議論紛紛,首輔家裡是出了什麼大喜事,大白天就點上炮仗慶祝了。

竇府的管家一臉笑容的走出大門,拱手對著圍觀百姓道:“今日大喜!郡主特別吩咐了,待會旁邊巷中大擺流水宴,請京城父老一起享用!”

此話一出,圍觀百姓馬上拍手叫好,能吃上首輔家的飯,這可是大家想都不敢想的事。

“請問首輔府上是出了什麼大喜事麼?”

“我看啊,肯定是首輔又升官了!”

“你是不是傻,首輔已經是百官之首,還怎麼升?我看肯定是郡主有什麼大喜事!”

黎陽郡主當然有大喜事,有什麼比自己心愛的皇帝陛下是太祖預言之人更值得高興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