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不敢!讓太后不言的是禮制是祖制!”陳家楊毫不退縮。

西門自是知道朝堂大寶是什麼樣的人,跟他較勁能把自己心臟病氣出來,冷哼一聲後坐到了一旁太監剛搬來的太師椅上。

楚牧有些欣賞的看著陳家楊,把太后懟的無話可說他自然是很爽的。

但陳家楊的耿直一向是雙刃劍,他一點也不在意皇帝欣賞的眼神,馬上又道:“太后雖不該言,但話也在理!此事甚大,請陛下即刻接受國史館三位史官的驗證!”

楚牧坐在御座上沉默的看到剛才跪拜自己官員開始質疑的看著自己,看到一臉愁容的高光義,又看了看不懷好意的西門言君,最後瞪著拱手請示的陳家楊。

一瞬間楚牧懵了,你們一個個的都是什麼眼神,還真以為朕是胡說啊!被你們看的,朕差點都懷疑自己了!

恰在這時耳邊又響起了小八的傳音“陛下,太后來者不善!國史館的人一向剛正不阿,放舟以為謹慎為上,實在不行可藉機昏倒,躲過……”

“朕坦坦蕩蕩!請三位史官即刻驗證,以正視聽!”大概無論是誰,都很厭惡被人這樣質疑,楚牧亦是如此,所以他生氣了,非常的生氣!

聽聞皇帝接受了驗證,竇鼎之蹙眉心中忐忑,高光義又是一聲嘆息,西門言君則是很不雅的翹起了二兩腿等著看好戲。

反倒是一直站在文華殿正中的國史館三位史官,從頭到尾都面無表情的站在那裡。只是肖不苟拱手道:“臣接旨!不知陛下是否還需時間回憶味一下昨夜之夢!”

楚牧很堅決的道:“不用!”

“既然如此,那恕臣冒昧了!”肖不苟往前走了兩步,問道:“陛下剛才說您的夢中,大明有十六位皇帝,大清有十二位皇帝,那請問具體是哪十六皇哪十二帝?”

楚牧好歹也是歷史愛好者,直接脫口而出:“大明十六帝,太祖朱元璋、惠帝朱允炆、成祖朱棣、仁宗朱高熾、宣宗朱瞻基、英宗朱祁鎮、景帝朱祁鈺、憲宗朱見深、孝宗朱佑樘、武宗朱厚照、世宗朱厚熜、穆宗朱載垕、神宗朱翊鈞、光宗朱常洛、熹宗朱由校、思宗朱由檢。”

看著皇帝一個結巴都不打的說著,大部分官員卻一臉疑惑的望向前排的三位史官和四位閣老,因為皇帝說的對不對,他們也不知道啊!急不可耐的想從史官臉上尋找答案,可偏偏三位史官臉上一點表情都沒有。

“大清十二帝,天命帝努爾哈赤、天聰帝皇太極、順治帝福臨、康熙帝玄燁、雍正帝胤禛、乾隆帝弘曆、嘉慶帝顒琰、道光帝旻寧、咸豐帝奕詝、同治帝載淳、光緒帝載湉、宣統帝溥儀!”楚牧大聲的唸完。

話音剛落,後排的官員就開始了議論。

“對不對啊?”

“應該是對的吧,看陛下說的這麼幹脆!”

“肯定不對,你聽聽清朝那十二帝的名字,十二個皇帝大多姓的不一樣,難不成中間還能改朝換代啊!”

“也是啊!那些個姓稀奇古怪的,哪兒有姓努爾姓胤!”

肖不苟聽到了後面的官員的議論,便問道:“請問陛下,大清皇帝們姓氏為何?”

“愛新覺羅啊!”楚牧脫口而出。

張嚴馬上反問道:“為何姓氏如此奇怪,不似漢人之姓?”

“本來就不是漢人啊!大清是滿人建立的,滿人的姓氏跟漢人不同,什麼葉赫那拉、鈕鈷祿,愛新覺都是滿姓!”

楚牧的回答讓三位史官點頭認可,一旁的西門言君的臉色也並未暗淡,因為這些事她都知道,楚牧說出這些來並不奇怪。

趙肅聽完之前楚牧背誦大明十六位皇帝后就一直眉頭緊鎖,問道:“請問陛下,為何陛下說大明的皇帝,一個個非祖即宗,獨獨第二位建文皇帝說的是惠帝!”

趙肅這麼一說,肖不苟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疑惑的望向楚牧。

“因為建文帝一開始沒有廟號啊!大家就叫他建文皇帝,後來南明才追尊他為惠帝!”楚牧回道。

這一說三位史官臉色大變。

“堂堂皇帝豈會沒有廟號!”肖不苟大聲質疑道。

“陛下再好生想想,是不是您記錯了!”張嚴也蹙眉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