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以文立國,自然對於文化方面的事情都極其重視,皇帝的學習更是重中之重。以致於大經筵還有一套完整複雜禮儀。

楚牧原以為只是去參加一個君臣集體學習大會,萬萬沒想到自己還得沐浴更衣。

本來吃完早膳還想歇一會,哪知飽嗝都還沒打出來,就被毛愚領著小太監給扒光扔進近木桶裡了。過了這麼長時間,雖然勉強適應了宮廷生活,但他還是受不了別人幫自己洗澡,每次沐浴都讓毛愚他們出去,自己一個人洗。

年輕的皇帝大概心情很好,一邊洗一邊還橫著小曲。

但帷幔之外的郭放舟卻一臉神色不寧,他已經猜到了太后和張淵想借著經筵出皇帝的醜,可沒心沒肺的楚牧還有心情哼小曲,他恨不得衝進去罵上兩句。

這鄉野來的皇帝一點危機意識都沒有,明明已經知道張淵把陳家楊都召了回來參加經筵,居然都不重視也沒告訴自己,現在讓自己措手不及!

不過現在也不是氣憤的時候,當務之急是想出應對之策。郭放舟揹著手在修身殿來回踱步,他原來想推遲經筵,可馬上都要開始了臨時改期,只怕引起大臣們的議論。聽孟達彙報,上次皇帝因傷取消了一次小朝張淵都十分不滿,這要是第一次大經筵臨時取消,只怕清流派會意見更大。

現在自己和皇帝是一條繩子上的螞蚱,郭放舟比楚牧還希望楚牧坐穩江山,畢竟心中的夙願日後還得靠這位哼著小曲沒心沒肺的皇帝來實現!所以今日一定不能讓皇帝出醜!

楚牧還沒洗完澡,門口已經有太監前來報告,百官已經全部抵達經筵舉辦的文華殿外,只待皇帝駕臨。

這讓郭放舟更加焦急,到底該怎麼才能幫楚牧度過這一關,突然他看見了有些食困正在漫不經心打哈欠的小八……

…………

文華殿位於皇宮的東南邊,與武英殿分居在為公殿的兩側,是歷代皇帝舉行大經筵的地方。

大經筵事關皇帝的學習,非同小可。已經守在文華殿門口的百官皆沉默不言,等候天子的駕臨。

“皇上駕到!”

隨著這聲莊嚴的喊聲,百官皆跪地而拜,連平日免跪的四位內閣大臣依照禮制也跪了下來。

忽然間早就守在兩側的宮廷樂師開始奏樂。

楚牧在毛愚的提醒下,緩步走向了文華殿,看到內閣大臣都跪了還奏了樂,著實有些吃驚,沒想到經筵的規格這麼高。

文華殿內正中懸掛著一副匾額,上書“矯輕警惰”四個很醜的大字,是太祖親筆題寫,用來告誡後人學習要矯正輕浮之氣,警惕怠惰之念。

太祖在大文是神一般的存在,雖然這四個字寫的很醜,但楚牧走到匾額前也得微微鞠躬,百官進到文華殿還得對著這四個字行三跪九叩大禮。

隨著楚牧坐在中堂的龍椅,百官依次站在兩列,司禮官走到正中間,開始滔滔不絕的“唸經”。

先是介紹了太祖當年重視文化重視學習的往事,再講述歷代先君刻苦向學的“先進事蹟”,最後又是總結大文文治之盛,前前後後講了一刻鐘,冗長的儀式才終於結束。

楚牧看著面前的官員,道:“我大文以文立國,太祖曾諄諄教導生當為人應向學思賢。朕為天子當為天下表率,故而按祖制,開經筵與眾卿一道講經論史!”

楚牧一段簡單的開場白後,十幾位官員出列,按慣例讚揚一番皇帝日理萬機還不惜辛苦的開經筵學習。

而後禮部尚書鄭義宣佈禮部選了四位飽學之士為今日經筵的講讀官。

在場的百官都知道,新皇帝的第一次大經筵很重要,因為基本上皇帝會透過這次大經筵選出自己認可的講讀官,成為自己每日小經筵的講讀官。

而禮部選的這四個人基本就是小經筵講讀官的候補了。

“南興知縣陳家楊!”鄭義大聲喊道。

陳家楊恭敬的從隊伍的最後出列,一步步走到皇帝的面前。

因為在午門外,他的出現已經引起了一陣轟動,大家大概已經猜到了他是被召回參加經筵的,既然召回了顯然不會僅僅是讓他來旁聽的,所以在場百官並不驚訝陳家楊是今日四位講讀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