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登基大典(第1/3頁)
章節報錯
大文永平二十一年的三月二十日,楚牧醒的比以往時候早了一些。
因為今天是他登基的日子。
人總是很奇妙,明明他已經繼位成為了皇帝,今日登基無非是形式上走個很複雜的過場,並沒有實質的改變,他也不會突然變得能一言九鼎從而掌控朝廷大權。
但楚牧依然很激動,看著窗外初升的太陽,感覺老天爺也在祝福他登基一樣。心中忽然滿懷希望,至於到底希望什麼,他也說不清楚。
發現皇帝醒來,門外響起了窸窸窣窣的交頭接耳之聲。
不一會兒門被微微推開,許久未見的李正探了個腦袋進來。
“是你?”楚牧有些詫異。
李正看到楚牧已經起床,便上前跪地行禮道:“奴才叩見陛下!因傷休養許久沒能伺候陛下,望陛下恕罪!”說著李正誇張的伸開雙手伏在地上磕頭。
楚牧看著李正手上燙傷的痕跡,這才想起來他是被自己當時一腳踹翻開水燙傷,才去養病的。
“你好些了麼?”楚牧雖然很不喜歡這個太后派了的臥底,但終歸這傷是自己造成的,心中多少有點不好意思。
“蒙陛下關心!好多了,已經退了兩次皮了,大夫說等結痂掉了就差不多了!”李正說著故意露出結痂處,彷彿這是他的功勳章一樣。
……
登基大典程式繁雜,第一項便是由禮部尚書鄭義前來修身殿,恭請楚牧前去祭天。
正常來說,鄭義應該進殿首先一大段文言文背誦,反正就是說楚牧好話,當即刻正式登基,再行禮如儀的恭請他前去祭拜天地,告知上蒼自己即將登基稱帝之事。之後楚牧欣然接受再說一大堆虛情假意的話,意思就是自己分身乏術,請鄭義代勞前往祭天。
昨日演練鄭義已經擬好了兩頁紙的虛情假意的話交給楚牧,但發現楚牧看的眉頭都皺上天了。
鄭義便體貼告訴楚牧,這就是個形式,楚牧如果覺得麻煩,今日他就來修身殿點個卯直接就去了,反正這一項流程也沒人監督。
所以在楚牧更衣時,修身殿外發生了旁人看起來很可笑的一幕。
鄭義匆匆趕來,跪地求見,太監還沒進門通報,鄭義又磕了一個頭喊道:“臣遵旨,能代陛下前往,榮幸之至!臣去也!”說完鄭義轉身就走了。
殿外只留下一臉懵的小太監,不知道自己還要不要通報……
接下來,梳洗完畢的楚牧,首先得穿上喪服前去祭拜已經移靈到永壽宮的永平帝,三跪九叩後,沒有一絲空閒趕緊到偏殿更換龍袍,前往慈安宮和坤德宮分別問安。
這幾項進行的異常順利,反正永平帝和太皇太后也不會起來勉勵他以後好好幹。
甚至連西門言君今天好像都很給面子,接受了楚牧的問安後,只說了一句“好做好做”並微微一笑後,便放楚牧離開了。
片刻之後,楚牧駕臨為公殿時已經頭戴太祖留下的冠冕,身著袞服,身後五百六十人的法駕鹵簿(皇帝登基專用儀仗)。
文武百官近千人跪在殿前御道兩側,恭迎楚牧的到來。
不得不說儀式感真的很重要,換上袞服,配上儀仗再看著滿朝官員跪在眼前。
其實楚牧還是那個楚牧,但他感覺自己已經不是一般的楚牧了,彷彿他真的是這個天下的主宰一般。
唯一讓楚牧有些遺憾的是,此刻沒有雄偉音樂的加持,如果現場能奏起前世那首很有感覺的《故宮的記憶》的高潮部分,那就再完美不過了。
實際上音樂本就是宮廷禮儀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而此刻就有千名樂師手持樂器跪在御道兩側。理論上他們此刻應該奏樂,但因為現在還在國喪期間不宜奏樂,所以他們實際上又不奏,就那麼做做樣子,這被稱為設而不奏。
楚牧在御道之上緩步走來,按理來說此刻大臣們應該保持磕頭的姿勢,不能直視皇帝。
但跪在最前面的英王抬頭了,他看著楚牧露出了欣慰的微笑,這是發自內心的一抹笑容。
竇鼎之也抬頭了,微笑著衝楚牧點了點頭。楚牧猜到一定是竇語慢回家跟他講述了自己的承諾,讓首輔大人終於放心下來。
楚牧也默默回報以微笑,展示他的友好態度。不過當楚牧走過,竇鼎之臉上的微笑馬上散去,恢復了嚴肅的神情,眼神中還閃過一絲冷意。
又走了兩步,楚牧看到了跪在地上的孟達,雖然今天大家都穿的很類似,但孟達的身材實在很好辨認。楚牧想象裡,孟達一定會偷偷抬起頭,給自己報以微笑,雖然他每天都在那笑。
可偏偏孟達沒有抬起頭,楚牧甚至放慢了已經很緩慢的步伐,但孟達依舊沒有抬起頭,雖然他知道陛下就在的旁邊……
楚牧沿著漫漫御道一路走到了太廟,鄭義已經祭天歸來等候在了那裡。
即使今日陽光明媚,但太廟裡依然給人一種陰森肅穆的感覺,或許這就是太廟應有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