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不會是挖錯了方向,都這麼深了。”

“這個深度差不多了!”

……

眾科學家,你一言,我一語,興奮地討論著這株植物的發現,猜測紛紛。

歷時半個月,從發現火星建築,到火星植物的發現,這個速度可謂異常迅速了,現在火星植物也誕生了,那個火星生命,很快就能見到了吧!

科學家們一個個抬著腦袋,看著大螢幕中,繼續在巖洞通道中前進的挖掘,滿懷期待。

“李總!”孫炳文走到李逸身旁,請示道。

“額?有事?”李逸放下和下屬的談話,轉頭看著他問。

“嗯!李總,有件喜事,生物研究室那邊獲得重大突破,將生物智腦的生化主材料研製出來了。”孫炳文開心地看著李逸,彙報道。

“真的!效果怎麼樣,走,我們去看看!”李逸精神一振,激動地招呼。

說完,李逸轉身便向指揮室外走去,孫斌文笑著跟上,步腳匆匆,迫不及待。

走出指揮室,李逸和孫炳文搭乘實驗區的智慧懸浮車,直奔生物實驗區趕去。

建於星耀城(天空之城)的星耀實驗中心,佔地面積有一百個足球場大,四十幾層的空間,分化了無數個實驗區域,從生物醫療,材料研發,到星際科技,飛船設計,林林總總,成千上萬個科研實驗室,有二十幾萬科學家在這個龐大的實驗中學進行工作。

龐大的實驗區,日常出行,依靠著來來往往的智慧懸浮車。

來來往往,是各種智慧機械,清潔工程車,服務機器人,數量是科研工作者的數倍,全天候為所有科研工作者服務,到處充斥著智慧的氣息,這是一個極其科幻的機械世界。

這裡是,整個人類文明最為先進的地方,也是,星耀科技最為核心的所在,二十幾萬頂尖科研工作者在這裡工作,為星耀科技奉獻他們的才能,每年能夠創造了數以萬計先進的技術專利。

智慧懸浮車,載著李逸,孫炳文,透過一些列安防關卡,一路暢通無阻地抵達生物實驗區。

“李總,這位主持生物智腦生化材料專案的沈教授。”抵達生化實驗室,孫炳文為李逸引薦一位三十幾歲的年輕人,介紹道。

“您好,李總!”沈程教授激動地伸手同李逸握手。

“你好,沈教授很年輕啊!”李逸笑著同他握了下手,感慨地讚道。

“謝謝,李總誇獎。”沈程感激地道謝。

“沈教授比您少七歲,不過,才華卻非常出眾,尤其生化材料方面的研究,更是非常出色,不然,也不能這麼快就突破這個專案。”孫炳文笑著接話,誇獎道。

“哪裡,哪裡!這方面我可不敢居功,主要是這個專案提供的技術指引,各方面的資料非常詳細,我才能這麼快取得這個成果。”沈程教授連連擺手,而後看著李逸,關心地問:“李總,能冒昧的問一下,這個專案相關資料是誰提供的嗎?實在太厲害了,我這輩子從未見過,能透過這種實驗,製作出這種生化材料。”

這個生物智腦的生化主材料,是透過文明圖書館和白沙交易獲得的,這件事怎麼能告訴別人。

“這個晚點再說,先去看你的研究成果吧!”李逸微微一笑,熟練地轉移這個話題。

“好的!李總,孫主任,裡面請!”沈程連忙比了個邀請的伸手,誠邀他們進入實驗室的核心區域。

沈程帶著李逸,孫炳文換了一身生化防禦服,透過生化安全防禦通道後,成功進入生化實驗室。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