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此時距離地球有2.9億公里,黎明號大概需要飛行22天,才能抵達火星。

“黎明號成功起飛,人類開啟火星殖民序幕。”

“黎明號已經飛往火星,22天后著落,將開始建設火星基地。”

“下一個目標:火星,星耀科技開始殖民第二顆星球!”

“火星是否存在外星生命,22天后即將揭曉!”

……

隨著黎明號的起飛,與之相關的新聞迅速佔據了各大網際網路的新聞熱搜榜,吸引了全球無數民眾的目光。

火星與地球高度相似,和地球一樣,火星也有公轉和自轉,火星的一天是24小時37分,與地球有著幾乎相同的晝夜輪替時間。火星公轉的軌道面與火星的赤道面傾斜角度為25.19度,與地球的傾斜角度23.5度非常接近,同樣擁有春夏秋冬四季輪換。

另外,火星上的土壤主要由矽酸鹽巖成分構成,有類似地球的固態岩石表面,土壤和岩石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及各種化合物,是生命的基本組成物質,火星也有南北極,連兩極的白色冰冠都如同與地球南北兩極白色冰冠複製一般。

和地球一樣,火星周圍也籠罩著大氣層,不過,火星大氣層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可以透過技術手段從二氧化碳中提取出氧氣,不僅可以供人類呼吸,還可以製成燃料。

火星的表面存在水資源,塵埃和礫石之下的溫度為21℃,這恰好是令人感到舒適的溫度。雖然火星在夜間和兩極氣溫會低至零下100℃,這種適合條件,經過一番大氣環境改造,完全可以打造成一顆與地球相視的星球。

黎明號的起飛,讓全人類都寄以極高的期望。

冷核聚變,延壽基因等一系列先進科技的誕生,如今,人類社會的物質文明高度發達,人口已經迎來指數級的膨脹期,雖然,人類現在已經陸續向天空城市轉移,月球基地,甚至太空基地,都能夠承載大量人口。

不過,為了人類的未來考慮,火星無疑可以成為承載無數星際移民的星球。

“太好啦!真希望有生之年,能去火星上看看!”

“以星耀科技的辦事效率,改造火星環境應該用不了太久。”

“星耀科技就是人類文明的希望,實在太偉大了。”

“月球還沒去,就已經開始搞火星了,跟不上星空科技的腳步啊!”

“在過幾年,說不定超光速飛船也能研製出來啊!”

“幾個菜啊!喝成這樣,超光速不存在的,更別說超光速飛船了!”

“沒什麼不可能的,星耀科技就是奇蹟,波統一論,引力波星際通訊器都搞出來了,超光速飛船肯定也有希望。”

……

全球無數網民熱議不斷,紛紛對星耀科技報以無限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