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粒子對撞機實驗室。

李逸,詹一峰,以及一眾科研工作人員,聚聚實驗控制室,現場觀看實驗。

透過對粒子撞機實驗,科學家們已經確定了“反物質”的存在, 但是,微型量子物理中還有許多未被發現的存在,透過這場實驗,可以觀察到粒子撞擊過程中產生相互作用力、質量等等模型。

“李總,用於粒子對撞的粒子源,電子、正電子、質子、反質子以及重離子等等, 我們今天實驗的使用的是質子,……, 透過電場給粒子加速,被加速後質子在磁場中運動會受到洛倫茲力,洛倫茲力使帶電粒子做圓周運動,從而實現反覆加速去接近光速……,這一次實驗,我準備將質子束增加至加速到光速的99.999999%,能量強度一百萬兆億電子伏特,以期獲得更加清晰的實驗資料。”詹一峰看著李逸介紹道。

除了光子,加速的粒子受相對論效應限制,其速度只能不斷接近光速,而不能達到光速;隨著速度的增加,粒子相對論質量增加,質荷比變大,使得加速越來越困難。

李逸點了點頭,看著前方的監視螢幕。

質子對撞機的科研人員,正在做緊張的實驗準備共工作。

“詹所,所有實驗準備工作已經完成檢測,確認無誤,可以開始實驗了!”一個科研人員向詹一峰請示道。

詹一峰點了點頭, 看向李逸,請示道:“李總,可以開始實驗了。”

“嗯!開始吧!”李逸笑著點點頭,確定道。

詹一峰連忙吩咐下去,粒子對撞實驗正式開始,中科研工作人員紛紛各就各位,緊張忙碌起來。

“噌”的一聲轟鳴,從音響中傳揚出來,監控螢幕中,粒子撞擊高效運轉起來,真空管道內,兩道粒子束正瘋狂被加速,……。

與地球環境相比,月球的重力環境,磁力環境更接近太空,這次對撞實驗能否獲得新的收穫呢?

實驗室的科學家們,紛紛緊盯著液晶螢幕, 期待即將開始的粒子對撞。

李逸也認真地看著,臉上不由露出了思考之色, 粒子對撞機實驗獲得的粒子模型資料,新物理理論,一切均可以在圖書館中找到,只不過,他更在乎能行可以獲得現實李逸的黑科技,反而忽視了這些重要的基礎科學理論。

現在,沒繼承圖書館的情況下,這些重要的基礎科學理論,已經無法檢視,這絕對是最大的損失。

想到這裡,李逸臉色不由露出了懊悔之色。

”刺啦“一聲轟鳴,瘋狂加速之後,兩道接近光束的質子束成功在真空管壁撞擊在一起。

“撞上了,資料採取到啦!”

“快,快撞擊模型!”

“不對!資料不對!怎麼產生了空洞模型。”

“是新發現,不是,空洞模型,應該更細微粒子,無法監測到的。”

……

粒子撞擊實驗完成,現場近百位科研專家,紛紛緊盯液晶螢幕監控獲得資料,構架對撞後的粒子模型。

科學家們構架粒子對撞模型的時候,使用一款’費曼圖”的工具,費曼圖中的線條代表基本粒子,它們會合於一處頂點(這代表了對撞),接著從那兒分離,代表對撞中出現的東西,那些線條要麼獨自發射,要麼再次會合,……。

然而,這次對撞實驗,科研工作者們在繪製對撞實驗結果的時候,發現了一件令他們抓瞎,又十分欣喜的異常,監視到了一個無法描述的現象。

“更微小的粒子,有這個可能!”

“難道有比夸克還小的粒子?不對,絕對不是。”

“是夸克旗下的新基本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