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月基實驗區(一)(第1/2頁)
章節報錯
時間飛逝,轉眼一個多月過去。
關於人類延壽,身體強化的研究專案正式成立,拉了兩個研究團隊,兩百多個位基因領域的專家教授加入。
李逸一有時間,便前來實驗中心,參於該專案的科研, 於此同時,與眾基因專家學習基因領域方面的知識,嘗試著與圖書館中的黑科技技術,結合應用起來。
然而,這方面的科研工作難度不小,李逸至今能沒找到有用的技術。
圖書館基本碳基生物書籍, 記載了不少延長生命的技術, 比如, 組織替換,奈米造物,基因干預,……,等等技術手段。
但是,它們都存在不少的問題。
要麼技術難度太高,短期不具備實現的條件,要麼缺乏必要的元素,一些特殊的物質,儀器,無法實現。
以往無往不利的‘複製’模式,李逸在這個領域,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然而,與李逸一起科研工作的專家教授,可不這麼認為。
李逸提的一些新穎的觀點,技術方向,無一不是‘指向明燈’,讓他們看到成功的希望, 全身心地投入研究工作。
對他們來說,科研工作這種‘龜速’進度他們早習慣了,現代科研是一個團隊協作的巨大工程,從確定研究方向,開啟專案,到專案突破,可能需要幾代科學家的通力合作,而且,最後成不成還兩說,不是每一個科研專案都能成功的。
投入了大量財力和精力,結果竹籃打水一場空,這才是科研工作最讓人難受的事。
然而,李逸描述的幾項新技術方向,擁有極高的可能性,讓他們看到了成功的可能,這極大振奮所有人科研工作者的信心。
短短几年,星耀科技在諸多科研領域取得的巨大成功,是科學史上的奇蹟。
現如今, 星耀實驗中心已經完成建設, 入駐的專家教授,基礎科學家, 研究員兩萬多人,吸引了全世界無數優秀的科研人才,涉及無數個領域。
與基因專案不同,在其他領域,在人工智慧的協助下,科技創新突破的效率大增,每天都用大量創新技術誕生出來。
實驗中心另一處大型地面實驗區,正在進行另一場實驗。
“確定脈衝量能,溫度,彙報質璧材料情況,……。”
“發生超高壓擊穿現象,第二質璧成功抵禦,高頻熱震盪正在損毀磁力控制器,……。”
“快,啟動閉式迴圈,加大線性磁約束強度,……。”
“脈衝能量持續值達峰值,各項引數穩定!”
“磁束力場穩定,……。”
谷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