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 脆弱的生命(第2/2頁)
章節報錯
耗費了一會兒時間,李逸從眾多無關書籍中,終於找到一本關於碳基生命的生物書籍。
人類是典型的碳基生物。
碳基生物是以碳元素為有機物質基礎的生物,地球上已知的所有生物都是碳基生物,包括人類在內都是以碳和水為基礎。
然而,地球的碳基生命跟這本書描述的碳基生命模式,有著巨大的區別。
學過化學的可能都知道,原子與原子之間是靠化學鏈連線在一起,而碳原子可以同時與4個原子連線。形象點來說,就是每個碳原子有4隻手,其它原子在碳原子的幫助下可以形成複雜的結構,這樣就形成了複雜而穩定的化合物。
正是因為地球的環境能夠產生這樣的化學反應環境,才能形成了豐富的碳基生命。
地球的碳基生命,碳基生物體內的分子大多因含有的碳原子的不對稱性使其出現左旋或者右旋。
正是這個特點使得酶的專一效能夠被充分發揮,碳基生物體內的酶能夠依照分子的形狀和左旋右旋對特定的反應進行催化,識別和規範自身大量的不同新陳代謝程序。但是,碳基生命體的分子結構是很不穩定的,難以承受高溫、低寒、病菌的侵蝕和射線的照射。
也是這個原因,就導致了地球上的生命十分脆弱,難以在惡劣的環境生存。
這本書關於碳基生命描述的內容,其內部分子結構對稱,結構更加緊密,與人類,以及地球上的碳基生命,有著本質的區別。
所以,這本研究碳基生命的書籍,不符合李逸的要求。
沒辦法,李逸只能繼續尋找其它研究碳基生命的書籍。
好在,博爾塞文明徵服了大量星系,探索了無數外星文明,對許多形態的外星生命有著許多方面的研究,李逸相信,好好找一找,應該能夠找到研究與地球相似的碳基生命書籍。
地球上總共存在90多種天然元素,地球上的碳基生命主要由28種元素構成。以人為例,人體主要由氧、碳、氫、氮、磷、硫、氯、鉀、鈉、鈣和鎂這11種元素構成,它們的佔據了人體總質量的99.9%。
凡是生命都必須要有代謝功能,即從外界攝取能量,併為生命活動提供支援,這個過程必然存在化學變化。不管是有生命的物體還是無生命的物體,它們都是由化合物構成的,而新陳代謝和自我複製是最基本的生命現象。
問題來了!地球為什麼只形成了碳基生命?
那是因為碳的化學性質優異,易與其它元素結合成化合物,
而且,碳元素是自然界中已知化合物種類最多的元素,在自然界中有機物的種類繁多,有機化合物數量多達上千萬,為碳基生命的誕生提供了豐富變異進化基礎。
其它星球的元素,環境各樣不同,因此,誕生出的生命體徵也會不同。
要找一個與人類生命元素,碳基機構相同的書籍,機率極其渺茫,李逸只想找一個相似度近一些的,學習關於延壽方面的技術,進行科研改進。
這方面的技術不想其它黑科技,因為生命體徵不同,是不能照抄就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