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致命的誘餌(第2/2頁)
章節報錯
接著,李逸詳細介紹他的設計思路,道:“我們公司設計了一款金屬粉末製備裝置,它利用熱噴塗發生裝置,形成熱噴塗金屬熔滴;送料速度和熱噴塗發生器引數由壓縮氣體流量計,……,在其正面採用反向的高壓氣體發生器,產生高速氣體束對熱噴塗金屬熔滴進行冷卻和霧化,……。”
“根據其速度和流量由冷卻氣體流量計控制,內建用氧氣感測器,壓力感測器,溫度感測器,等測量儀器,實時監測腔室內的氧含量、溫度和壓力等引數,實時傳輸給控制系統,調整關鍵元器件執行引數,反饋過濾裝置,過濾篩子尺寸,再透過資料中心演算,……。”
“整個流程執行下來,依據金屬粉末的特性,透過調節氣壓、流量等引數來調節金屬液滴束的尺寸和氣壓調節,……,最終實現霧化連續反應,同時保證金屬液滴高壓、速度快、尺寸小且均勻,有利於提高粉末質量;同時降低最終粉末的缺陷率。”李逸看著目瞪口呆的眾人,最後總結道。
李逸介紹完畢,眾人面面相窺,久久無語。
按著李逸描述的思路,他們在腦海中模擬執行了一遍,這個裝置設計方向似乎是一個可實施性非常高的方案。
場面氣氛靜寂,眾人目光聚焦與李逸對峙的陳國棟教授。
對方已經應招,現在輪到陳國棟教授出招,不然這場比試,他就要落敗了。
徐秀勇眼睛一亮,目光炙熱地看著李逸,好像準備說些什麼。
李逸衝他微微一笑,微點其頭,示意晚點再說。
陳國棟教授皺眉思考,從李逸身上感到一股莫名的壓力,連忙轉移話題,問:“就算你說的這個方案可以實現,我能再問你一個問題可以嗎?”
李逸從容一笑,欣然點頭:“陳教授,您請出題。”
“好,問題是關於我們這個合作研發專案,你覺得這項技術最關鍵,最核心的難點在哪裡?”陳國棟教授飽含深意地看著李逸,提問道。
聞言,眾人精神齊齊一震,目光聚焦李逸的臉龐。
這次合作研發專案難度不小,要實現3D金屬粉末列印材料的研製,以及配套的列印工藝,一旦實現,將給3D列印製造領域注入一股新的活力,將3D列印的應用潛力大大推進一步。
3D列印看起來很美,但經過了數十年的發展,其並沒有像其他產業一樣迅速取代某一產業或佔領絕大多數的份額。
對於3D印表機而言,其從設計到產品成型,只需要原材料和3D印表機,但是,3D印表機在長時間作業的過程中,維護成本和維護難度遠大於傳統生產鏈的平攤成本。
另外,原材料不管對於哪一個行業而言,都是重中之重,成品效能如何與原材料的選擇息息相關,對於3D印表機而言,更是如此。列印原材料是3D列印技術成型的核心因素。
總而言之,成熟的3D列印技術,目前看來仍是一件非常遙遠的事情。
然而,李逸在3D列印領域的創新想法,好似給他們開啟了一扇走向新世界的大門,奇蹟近在咫尺。
迎著眾人激動,探知的目光,李逸微微一笑,解答道:“整個專案的難度,在於金屬列印材料的配置,列印材料配置的難度在於深入研究金屬奈米粒子的基礎效應。”
“嗯,你說說看!”陳國棟教授雙眼放光地看著李逸,急切地問。
李逸點了點頭,接著道:“金屬奈米粒子是尺寸為:1~100nm的超細粒子,奈米粒子的表面原子與總原子數之比隨著粒子直徑的減小而急劇增大,顯示出極強的體積效應,量子尺寸效應,表面效應,宏觀量子隧道效應。”
“當粒子尺時達到奈米量級時,金屬費米能級附近的電子能由準連讀變為分立能級的現象,金屬奈米粒子所包含的原子數有限,能級間距發生分裂,……。”
“當奈米粒子的尺寸與德布羅意波長以及超導態的相干長度,或透射深度等物理特徵尺寸相當或更小時,晶體週期性的邊界條件將被破環;非晶態奈米粒子的表面層附近原子密度減小,導致聲光電磁熱力等特性呈現新的體積效應,……。”
“利用金屬奈米粒子的這些基礎效應,可以透過,鐳射蒸發,惰性氣體冷卻,液相反應,等離子熔融,輻射合成,……,等不同方式,製取相應的金屬材料。”
“嗯,我先講一下,鐳射蒸發法,以鐳射快速加熱,使氣相反應物分子內部,快速吸收能量,瞬間完成氣相反應……。”
“……。”
隨著李逸的講解地不斷深入,現場眾人臉上表情陸續出現了迷茫的狀態。
他在說什麼?
為什麼我聽不懂了?
這傢伙在說什麼?好厲害的樣子?
……。
現場一片寂靜,只剩下李逸滔滔不絕,講解介紹金屬奈米粒子基礎效應的研究思路,專案科研的大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