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想都別想(第1/2頁)
章節報錯
話說錢原從李進那裡出來以後,又是馬不停蹄地趕往皇宮軍營。
持著令牌,錢原順利見到了二十三歲的禁軍統領,在整個大齊都頗負盛名的楊哲。
“楊統領,李進公子約您同去春風樓。”
錢原恭敬遞上李進的令牌。
楊哲身著禁軍盔甲,一張英俊的臉龐威武不凡。
他接過令牌一看,果然是李進之物。
不過,聽到“春風樓”三個字,他卻面露不喜。
這個蠢貨!也不想想,你姑父我,是能去春風樓的人嗎?
李進的“姑父”,便是長公主的丈夫,這個自稱,可是大不敬之罪。雖然人人都知楊哲鐘意長公主,但這是心照不宣的事情,一定不能擺在明面上講。
即便是楊哲自己,也只敢在心裡想想,尋常時候,連長公主的周身都不敢太過靠近,以免引起公主的誤會和反感。
見到楊哲面露不喜,錢原沒往深處想,只道:“楊統領莫非以為這令牌是假的嗎?”
楊哲不屑冷哼一聲,將令牌丟還給錢原。
“這令牌是長公主親自賜給李進的,豈能有假?還是你以為,本統領眼神不好,真假不分?”
楊哲的壓迫感不是開玩笑的,一身盔甲加上九品修為,即便是一句簡單質問,也讓錢原當場冷汗直冒。
錢原道:“不敢。只是……”
錢原當場把前因後果給楊哲複述一邊,簡單說就是可以利用何雲霄替青樓舞女揉肩這事大做文章,削弱武慶侯何元豪,順帶削弱大丞相的勢力。
楊哲當然知道這一點,但這件事有李進去做就夠了,他根本不想和李進這種沒腦子的,全靠親戚關係的二代混在一起。
若此人不是長公主的表侄,楊哲搭理都不會搭理此人。
還有更深次的原因,就是他楊哲必須“潔身自好”,不然根本不會有染指長公主的機會。
但這個錢原顯然沒想到,李進這個小二代也沒想到,楊哲本人也不能說。
於是,楊哲道:“你覺得本統領想不到可以利用何雲霄做文章嗎?這等小事,李進自己還做不好麼?需要本公子去看?”
只這三句話錢原便感受到楊哲的恐怖了,他終於想明白為什麼李進一定要楊哲去“一睹本公子匡扶正道的風采”。
想來,李公子平日一定沒少受楊哲欺負吧?
但錢原畢竟是禮部尚書的門客,行事上,還是向著自家公子的。
錢原思來想去,試探說道:“公子可認識杜烈將軍?”
杜烈被判的是“叛國罪”,至於為何“叛國”判案卷宗上語焉不詳。
事實上,杜烈的忠心,上至朝廷下至百姓,人盡皆知。但人死燈滅,杜烈將軍被處斬之後,就很少有人會提及他的事了。
當然,這些人中,自然不包括楚家軍的舊部和受過杜烈恩惠的人。
楚家軍當年名震大齊,最矚目的成就,就是把北燕軍隊趕回硝山以北,收復河西失地。
錢原暗想:既然楊哲來自河西大族,那沒理由不接觸楚家軍。
果然不出所料,楊哲嘆了口氣道:“當年,杜範二位將軍,教過我刀法。”
錢原一喜,立馬說道:“杜烈將軍之女杜音韻,今日便在春風樓首秀。”
“杜音韻”三個字,如同一塊石頭落入楊哲回憶的水池,濺起陣陣的漣漪。
五年前,楊哲十八歲,這一年他武道修為已達八品,初入青雲榜,加上相貌帥氣,整個河西的姑娘都把他當做夢中情郎。
每次出門,騎著駿馬走在街上,常常叫許多未出閣的姑娘駐足觀看。這種百花簇擁的場面楊哲早就見習以為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