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五離著並不算遠,因此要辦龍舟賽就要加快完工。

要加快就要多請人,就要不惜人力物力……

上面有令,下面實施,於是每個村子都分到了一個隊組名額。

因此銅井村百姓頗有牢騷:“哪年大旱辦龍舟?”

“這你就不懂了,龍舟,龍舟,也是有龍的,這是在祭祀龍王爺的。”

“不是祭祀屈原嗎?”

“都有,都有。”

農人說不出真切的所以然來,一些人覺得上頭自然有上頭的道理,一些人心中暗罵狗官,卻敢怒不敢言。

“林法師,您參加這咯龍舟節不?”一個村中族老走上來:“我們村出一支龍舟,其他青壯都找齊了,就差擊鼓的人手了,想來想去,林法師您最合適。”

林著明笑道:“若沒有別人的話,就貧道吧。”

前些天的匪徒劫掠的事情,在村民心中已經算是翻過篇了,畢竟生活還要繼續。

龍舟的基本形狀,已經在木匠的手中漸漸成形,幾個漆匠正在描漆畫彩。

小孩子們在旁邊看著。

這龍舟名號便叫“清渠”,到時候會順著清渠入江寧河。

江寧龍王已死,現在偏偏又賽龍舟,且各個村子都得出一條龍舟。

龍舟具龍形,賽龍舟又是極為盛大的一場祭祀活動,成千上萬人在看。

若能以龍舟代形,百舸爭流,奪得魁首,又何嘗不是在爭奪江寧龍王之位中,奪得魁首呢?

這個活動的意義,在那些修煉化龍之道的生靈眼中,不亞於“鯉魚躍龍門”,因此附近覬覦江寧龍王主位的龜蛇魚蟲之屬,已經紛紛匯聚了。

就連著林著明也沒有想到這個情況。

但這也確實是一場機緣,五月初五,端陽,一年之中陽氣最盛的一日。

對應的正是八卦之中“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不行不躍,而在乎天,非飛而何?故曰:“飛龍”也。如魚歸大海,自由馳騁。

於天象而言,蒼龍七宿出現在正南中天之上,整個都擺脫了大地的羈絆,乃是一飛沖天之相。

因此五月初五,蛇類活躍異常,或許便是想要沾沾這天龍之氣。

故人為避蛇,就會撒雄黃粉,喝雄黃酒……

清渠龍王,也就是山龍,作為江寧少君,銅井村水源的守護者,林著明親自請來,敕封,立廟的存在,這一次若是能借著龍舟奪魁的機會徹底入主江寧河,便是一步到位了。

江寧河雖然全長不過三十幾裡,但與長江相連。

自古長江行船便十分艱險,因此江邊寬闊的河汊就成了船舶天然避風港,停靠修整,補給物質的好地方。

江寧河就是其中最為著名的河港,而且是水陸兼備的交通要道,宋朝時期就設有江寧驛,且一直延續至今。

山龍一舉成為江寧龍王的話,最起碼也是個七品龍神。

甚至可以逐漸統轄附近包括銅井河在內的五條小河流,成為五河總管。

這機緣……別人羨慕都羨慕不來的。

因此昨日夜裡,山龍便請求林著明助他一助。

江寧龍王之位,他是要爭的。

掌握江寧河,對林著明而言也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