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著明也是這麼想的,讓那些建奴頭疼去吧。

隨後又跟著趙仲信合計著,買兩個大缸,備著點水用,雖然修成了溝渠,蓄水池,林著明內心依然惴惴不安。

別真的大旱,沒水喝了。

大缸還是貴的,是司馬缸砸光的那種大缸,淹死個把小孩不成問題的。

大缸在市集上要賣個五兩銀子,幾乎有人胸口高,要灌滿水,估計得拿桶打上百八十桶。

重也是極重的,也有個百八十斤。

林著明去買的時候,直接挑著兩個最大的,瓷器行的掌櫃聽著林著明要將“門臉”買回去,當下笑開了花。

但這種大缸更多是地主買回去,放著田間,半埋著地裡,上面有個蓋子,與人方便,收集肥水。

當然買回去裝水也是可以,只是不大實用,畢竟不是誰喝水都是開水的,拿瓢一舀,便咕嚕嚕咕嚕下肚。

這缸太大,水用不完,放陳了,喝了要拉肚子的。

但是如果放著田裡,讓人蹲著就剛剛好,又紮實,又穩當,又裝得多……

聽著林著明是“萬壽宮”的林法師,那掌櫃的就更熱情了:“萬壽宮拜神靈驗,我家女兒如今十八九歲了,是個大姑娘了,卻還沒什麼人提親,林法師,我去拜拜,能給我女兒找到一個好夫婿嗎?”

“心誠則靈。”林著明尷尬不失禮貌的微笑。

我們真君也保證不了你家女兒嫁出去啊,拜神又不是做生意……

那掌櫃卻有興致,又問要燒多少香,捐多少功德,供奉多少燈油。

但林著明又不搞這一套,因此連連拒絕。

趙仲信忍不住道:“只要品行善良,總會遇見良人的,掌櫃你催不得。”

“也許吧。”掌櫃嘆道:“我那閨女,就是不喜歡出門,不然總該遇到一兩個瞎,哦不,對眼的。”

林著明卻是看出各家煩惱各家愁,好在自己沒有這些煩形累神的牽連,不由得嘆息。

凡學道之人,必重情重義,而淺六親之緣。

林著明也算應了這句話。

趙仲信也算應了這句話。

大缸會被牛車拉到道館,送貨上門,不必林著明學著霸王抗鼎給抗回去,雖然也不一定抗得動。

但林著明好歹有機會看到瓷器行掌櫃的女兒,好一個富貴面相,正所謂男生女相,富貴逼人,女生男相,事業有成。

瓷器行掌櫃的女兒便是如此,想來未來肯定有一翻大作為,不必拘泥於男女之情。

順帶問了問瓷器行掌櫃的姓氏,姓鄭,廣府人士,後到徽州做生意,後到JDZ,才開始做的瓷器生意。

那掌櫃十分健談,又說原先在江西JDZ也經常拜真君。

林著明想到趙誠文好像說的他們這一支,原先就是從JDZ遷徙來的。

不由得多談了幾句,只是越談越投機,鄭掌櫃的兩眼放光,看著林著明卻是十分滿意,三番四次試探林著明,自己女兒怎麼怎麼樣。

林著明也只得落荒而逃,被趙仲信笑了一路,倒是有些許快活,將這幾日的煩悶一掃而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