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三節一般先後有序,極少碰著一日。

雖然節日習俗都融匯到一起了,無所分。

“以前但凡遇此情況,掃墓要麼提前,要麼推後。”

“只怕要有不少八字輕,命數弱的人要衝撞孤魂野鬼了。”

林著明念道:“趙道士這個時候出門,也不是什麼好時候啊!”

“那兩個鬼說著趙道士被追殺,如今也不知道安全不安全。”

“不過廟裡的話,有真君爺坐鎮,應該不至於出什麼事,但是出了廟門的話,就說不定了。”

“看來我新學的除邪符有作用了,這些日子得多畫一些才行。”

不過畫符要開壇,現在不是吉時。

林著明便又持了幾遍咒,等著雞鳴,這才把趙仲信叫起來一起做早課,練功。

他昨晚初試打坐,並沒有堅持很久,不像是林著明,已經打坐習慣了,原先上學讀書的時候就經常打坐緩解“神乏”,但依然還是會睡覺的。

只是穿越過後,學了日月內煉之術,晚上結璘奔月,往往一定就是兩三個時辰,這時候神完氣足,已經完全不用再去睡覺來補充神思了。

尋常人打坐也應如此,睡覺還是要睡的,只是不應該睡懶覺,醒來就起床。

至於什麼時候適合打坐,比如午休時候,可以打坐,心情煩躁的時候可以打坐。

但是如果打坐打得腿麻,氣血不通,甚至強行把腿掰上去,那便沒有必要繼續打坐。

趙仲信還有些迷迷糊糊,不過並沒有起床氣。

跟著林著明一起做早課,卻也是迷迷糊糊。

“丹朱口神,吐穢除氛。舌神正倫,通命養神。羅千齒神,卻邪衛真。喉神虎賁,炁神引津。心神丹元,令我通真。思神煉液,道炁常存,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

卻也慢慢清醒過來。

做完了早課,林著明便問道:“貧道都來這裡好些天了,怎麼感覺你這裡沒有什麼香客啊!”

“財神廟,城隍廟,文昌廟,他們香火旺盛,這正常,咱們廟裡就一個真君,真君爺也只能保個平安,保不了發財,保不了讀書,還保不了陰司報應……”

趙仲通道:“不過初一十五還是有香火的,此外我師父逢年過節,也會打醮,周邊百姓也會來祈福的。”

林著明一聽:“難怪,咱們沒宣傳,你師父不在這裡了,我們也舉辦個活動!”

“什麼?”趙仲信來了興趣:“林師兄你要辦法會嗎?”

林著明點點頭:“大會辦不了,搞個小會總可以的,給真君爺掙掙香火,我們吃糠咽菜不要緊,真君爺不能啊!”

“來,做個企劃書。”

林著明叫著趙仲信拿來紙墨筆硯,開始寫字。

林著明的毛筆字還是不錯的,因為道士經常遇到“超度”事宜。

老道爺便經常接觸到各類“碑文”,或者對聯。

因此林著明初學毛筆字,都是練的碑文,其中多出魏晉風格。

魏晉風格欹側的多、平正的少;粗獷的多、細膩的少;鋒芒畢露的多,含蓄蘊藉的少。

林著明的字也是如此,只不過此時流行的應該“館閣體”,八股取士,閱卷老師多喜歡這類字型,不知道有沒有人能欣賞到林著明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