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著明如此月下散步,體內的氣便自腳下,頭頂,開始隨著血氣流動而自行運轉,不需要神領意導。

因為人體的氣其實自然便在運轉,流動,修道之人所做的是壯大這股氣,不必違逆。

所謂搬運真氣,不過如此。

只是林著明以前並沒有知道關鍵訣竅,只是跟著老道爺一起散步,並沒有調整呼吸,觀想。

便是如此,也有句俗話:飯後走一走活到九十九。

走了約摸一個鐘頭,林著明才停了下來。

只因稍微感到有些勞乏,勞乏則是神損之相,說明林著明此時再走下去,不但無功,反而有害,需適可而止。

林著明便找了一個地方坐下休息。

月華如水,波紋似練。

林著明坐著調整呼吸,恢復精神,卻發覺自己胸口似乎在發光。

原來是那面銅鏡。

林著明將銅鏡拿著手中看,卻見月落鏡中,鏡中有月,竟然在鏡面上隱隱籠罩著一股霜霧。

霜氣凝集,滑作露水。

“月露?”林著明覺得奇異,只見這露水竟然也好似有月之華光。

“建章宮承露盤,高二十丈,大七圍,以銅為之,上有仙人墩承露,和玉屑飲之。”

林著明想到了漢武帝的承露盤。

隨後又翻開法本,看那太陰元君法相,竟然發覺,元君手中持鏡,竟然和自己手中的銅鏡一模一樣,花紋也相同。

只是太陰元君手中鏡上寫著一個“月”字,而自己手中鏡,並未寫一個“月”字。

“鏡中月,原來如此,以此鏡照月,便可生出月露嗎?”

月華是好東西,其中最為精華的便是帝流漿了。

“庚申夜月華,其中有帝流漿,其形如無數橄欖,萬道金絲,纍纍貫串,垂下人間,草木受其精氣,即能成妖。”

尋常傳聞是每六十年一次,但是林著明知道,庚申日,六十日一次,道人要守庚申,也就是守三尸,這一日是不睡覺,而是打坐的。

老道爺也有此習慣,而其庚申夜,便是那日夜晚,而不是庚申年庚申日。

或許是小說家或許覺得六十日產出一次的東西不值錢,因此改說六十年。

但帝流漿只有滿月之時,才可能會出現,而並不是每個庚申夜都是滿月相,所以時間有長有短,並不拘泥具體日子。

不過月華卻是日日有的,便是白日也有,只是為日精所灼,難以留存。

“想來這便是老道爺留下來的傳承之寶了。”林著明將上面凝聚的月露滴入口中。

卻有一股清涼之意,並無寒冷之感,感覺好像薄荷油塗著腦門上一樣。

然而還有一股喝了酒一般的醉感,似乎走路都要飄飄然。

林著明正體悟著,忽然聽到“娑娑”之聲。

當下將月鏡藏回胸口,同時向娑娑作響處看去。

卻看到一尾毛茸茸,還有一股淡香。

“狐狸?”

林著明好奇,便順著香氣前去,繞過長廊,路過海棠花樹,走了約莫百步,見著一幢屋子,內裡燈火闌珊。

卻聽見兩個男子聲音。

“胡悠悠,你可真大膽,我家老頭請了兩個法師來捉殭屍,這個節骨點,你都敢來,不怕被他們捉了去嗎?”

“周郎,我這樣的想你,好不容易逃了課來找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