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後商周。英雄五伯鬧春秋,秦漢興亡過手。青史幾行名姓,北邙無數荒丘。前人田地後人收,說甚龍爭虎鬥。”

林著明跟著燕丹在北平城郊尋了一處小道觀住下,這小道觀內,供奉的是一尊娘娘神,神光也算清靈,雖然不知其來歷,也應該屬於地方正祀。

娘娘觀中的道人也十分清貧,本來不給人掛單,好在林著明也不是什麼窮人,資助了道觀些銀兩,一大一小兩個道人正愁沒法子翻修娘娘觀,便應了下來。

只是北平不算小,林著明打聽旱魃下落,查探那千叟宴席具體情況,都是要花費時間的。

因此繼續在茶館,沒事聽聽相聲,也就有了剛剛那場定場詩。

說的是大唐秦王詞話。

而燕丹並不與林著明一同,他往西山,房山,玉泉山一帶去了。

說是要採煤精,尋火爐,鍛造自己的飛劍。

等著飛劍煉成,就會回來跟著林著明集合。

“又開新坑!又開新坑!你上次那母夜叉大戰八大金剛的戲還沒講完呢!”

“嘿嘿,這母夜叉大戰八大金剛,不是不講,是我這也沒了下文了,要怪也只能怪,那寫話本的家斷更,爛尾了……”

“他奶奶的!”下方觀眾十分激憤,幾乎要將臺子掀開了:“那你講講風流皇帝下江南,上次講到了大明湖畔夏雨荷,畫船顛鸞倒鳳那一段……”

“那個作者也爛尾了。”

“媽的,死太監!”下方聽眾聽得牙根癢癢。

林著明見那說書的,三兩下調動了人的情緒,喜怒哀樂懼,其中茶館之中,便有一團莫名存在,吸收這些情緒,似乎是一個神靈,又似乎是一個怪談。

本質似乎還挺高,好似同黑山一般,都是天生自然的神祇。

難道是相聲之神?林著明無厘頭的想到。

不過在此北平京都之地,林著明都感覺自身法力修為被壓抑了一些,一頭黑龍盤旋在天穹。

這龍十分病態,一個大頭,十分蒼老,幾個小頭,雖然年輕,但也十分虛弱一般,似乎氣數都被老龍吸收了一般。

而龍的身子,竟然好似一頭野豬,肥肥胖胖,寬寬大大,臃腫十分,其中不少蜱蟲,蒼蠅盤旋在上面,吸著這頭老龍的血。

林著明作為一個風水不錯的道人,又得了葬經傳承,自然這幾日,也在尋北平的風水陣眼。

北平是典型的“雙龍捧珠”之地勢。

雙龍為燕山山脈,太行山脈。

此二山恭維,又神似一把龍椅,風水極佳,有帝都之格局。

而整個北平城佈局,則是完全搬運的南京紫禁城。

也就是皇宮對應紫微垣,然後朱雀玄武青龍白虎,四象二十八星宿拱衛。

四象又生八卦,其中不少延續的是前朝的佈局。

比如天壇,地壇,日壇,月壇。就是按照先天八卦、之乾南、坤北、離東、欽西的方位來佈局的。

天壇是祭天的地方,位置在bj城南端,體現了南為天、為乾、為陽的思想。

地壇是祭祀的地方,位置在北方,體現了北方為地、為坤、為陽的思想。

日壇在東方,月壇在西方,日為陽、為火、月為陽,為水。

正是水火列於正東正西而與四隅向迎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