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政石經乃是蜀地文脈重寶,內有儒家正統傳承,狗皇帝想要用全國各地的鎮運之石,搭建祭臺,延長自己的壽數,以為人不知鬼不覺?”

鹽老鼠呵呵一聲:“鄭老狗,遮遮掩掩什麼?交出石經,我自不找你的麻煩。”

“廣政石經”又名“蜀石經”或者“蜀刻十三經”。

創刻於五代十國時期後蜀廣政初年,由後蜀宰相毋昭裔創議並主持,為儒家“十三經”經注最早的完整輯刻。

五代十國,全國地區,大多紛亂,只有蜀地較為平和,大量士族逃到蜀中,因此蜀地文盛。

因害怕漢家文字,經典,遭到異族的篡改,因此當時的宰相主持了刻經。

前後刻下十三經,乃是孝經、論語、爾雅、毛詩、禮記、儀禮、周易、尚書、周禮、左傳、公羊傳、轂梁傳、孟子。

期間歷經百年,其中蜀孟刻經十,宋刻三。

十三經正文六十四萬七千五百餘字。

更有註解數倍於正文。

碑數千如林,引得天下文人神往。

而且廣政石經在蜀期間,蜀地湧現大量優秀文人,可見其教化之功。

可惜宋末之時,為炮火所擊,已經毀去了,至於今朝,或者只有少數拓印本流傳於世。

沒想到,巴蜀鹽政布政使竟然收集到了廣政石經,要進獻給皇帝。

這寶物本就是為了防止異族侵略之後,漢家亡族滅種,不想,滿朝入關之後,這種漢家傳承,竟然還要流入異族之手。

林著明都有幾分不舒服了。

而且聽他說,這是皇帝要辦千叟宴,因此從全國各地搜尋名山大川,或者蘊含當地氣運的奇石用來鑄造祭壇,那麼不就是要擷取漢家山河氣運,用來穩固他滿朝的國祚麼?

只怕三山五嶽,佛道名山,各地名勝,取下靈石,以物代形,意旨永鎮漢家精神,讓奴才不得反抗。

其用意之險惡,真叫人火冒三丈。

六甲繼續聽著,就見著兩波人打了起來。

“主公,我們要不要出手幫忙?”徐彪有些躍躍欲試“這個什麼石經是不是那種一出現,就會在武林之中引起一陣腥風血雨的秘籍?我們把它奪來看看?”

看來是沒有什麼文化。

“石經本身只是一塊普通石頭,但是其意義非凡,算得上是國之重寶了。”林著明這樣開口道:“應該算是國器,只是已經殘缺了。”

“既然是殘缺的,這兩波人怎麼打生打死?”

林著明沒有解釋,再次暗中觀察。

那個叫做鄭老狗的操控鹽屍,自身還有一身旁門左道的法術,有一罐五彩斑斕的法鹽,如同化屍粉一樣,撒在血肉之上,立馬就開始強腐蝕。

至於那個鹽老鼠,他訓有許多非人生物,看起來似鬼非妖的,有幾分像河狸,又有幾分像是小孩,模樣怪異,而且速度極快。

同時其本身也有一些旁門法術,看起來也不是正道。

“本來只是想坐船前往北平,沒有想到還遇到這種事情。”林著明都覺得有些太巧了。

特別是兩夥人越打越往林著明這邊移動,叫林著明不得不早做打算。

“主公。”徐彪已經開始躍躍欲試了。

“你去將那些鹽屍定住,幫他一幫,至於露面,再說,這兩幫人成分都相當複雜,我們不要隨意摻和進去。”

“好嘞!”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