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八 正道弛兮離常流,蛟龍騁兮放遠遊(第2/2頁)
章節報錯
馬仙娘在廟中聽聞此歌,放目觀去。
林著明騎牛而下,好不逍遙。
“看來,要變天了啊。”馬仙娘不由感慨道:“這道人似有潛龍之資,又好像是仙人根骨,看不明白,看不明白啊。”
下了山,就見著百姓不少已經在挖野菜,草根,樹皮了。
林著明一愣,走上前去:“不是今年下了兩場雨,保住了糧麼?”
“保住了地裡的糧,沒保住我們的糧啊。”老漢頭也不抬。
“現在我們哪有地啊,都是鄉紳的地,地主的地。”
“我聽說江對面,有義士造反了,給分田地,不要納糧,還給飯吃,若不是老漢我年老力衰,早跟著他們渡江去了。”
旁邊另外一個老漢道:“白日不能偷渡,要晚上,後生,我告訴你個別人不知道的,那江中有一頭大黿,只要在江邊等上片刻,便會變作一個老漢,渡人過江……不要留著這裡……”
林著明……
那老黿果然在長江渡人麼?
林著明以為江對岸造反,百姓會避之不及,不喜戰亂,竟然不想,有這麼多偷渡都要去的。
看來著滿朝的民心已經跌到底了,估計只有旗人和包衣奴才還愛著呢。
難怪有打不死,消不滅的朱三太子……
林著明沒穿越的時候聽著老道爺說過,解放的時候,已經是五幾年了,深山老林裡面,還有舊朝遺民,不願為妖朝之民,在深山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極少下山,不與外界溝通。
解放的時候,那些村民卻異常歡迎人民部隊,知是漢家天兵天將,只是依然還問著是現在是同治幾年的話……知道漢家山河光復之後,有些便再也不在深山裡住了,而是下山去了。
可見風骨。
林著明無言,只能不做打擾,繼續往南京城趕。
先到了萬壽宮,見著趙仲信正在給娃娃裝飯。
如今私塾學堂已經搞起來了,胡介舟在教書,因此廟裡要準備這些娃娃的一餐飯食。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
孩子的讀書聲,總算有些力量,給了林著明一些慰藉。
“只是,若再只教四書五經,為朝廷科舉,便不好了。”林著明一個念頭:“可是要是如同後世一樣,又是空中樓閣。”
“師兄!”趙仲信見著林著明,卻是十分高興:“有好些日子沒下山了,我都說去那看你呢,看看需要些什麼東西。”
“如今村裡收了糧麼?”林著明問道。
“收了,周財主之前還來了一趟,不過袁舉人帶著馬財主,柳財主,把佃戶的租子收到了七成,朝廷的稅吏又來挨家挨戶的徵糧。”
“基本收上來的糧食,手裡轉一圈,便沒了,甚至有的還要借貸把朝廷要的徵糧給補齊呢。”
趙仲信說得牙根癢癢:“再這麼下去,遲早要完。”
林著明聽他這麼說,便大概知道了情況了。
前段時間,任鴻友花了許久,才盤活了江寧,想著挺到了糧食收割就好了。
沒想到老百姓好不容易喘過一口氣來,捱過了旱情,等到了豐收,結果還是做了韭菜,真心是百姓手裡不能有餘糧,不能有餘錢,否則就容易酒足飯飽生事端麼?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