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 向珂玉的決定(第2/2頁)
章節報錯
誰料,向母在康熙二十九冬時患上了傷寒,怕費錢,死活不肯用藥,終究撐不過冬就病逝了,死前囑託她們姐妹倆,上京找她們孃舅收留。
姐妹倆葬了母親、賣了房子嘗清債務後,帶著僅剩的二兩半碎銀,一路省吃儉用、耗了整整兩個月,才從杭州千里迢迢地趕到了京城。
在踏進京城高大氣勢的城門那一刻,向珂玉突然有種直覺,此前的種種磨難是老天爺對她的考驗,如今,才是自她在大清朝榮光生活的開始。
這裡是天子腳下,皇室中心,只要自己打響了名氣,不怕見不到那些皇室貴胄。
算算時間,現在才康熙三十年,四阿哥還只是個十來歲的少年郎呢。就算她不是八旗閨秀,做不了四阿哥名正言順的妻妾,可憑她來自現代的靈魂,不怕吸引不來那些清朝俊男的心。她幾乎可以看到不久的將來,自己被雍正皇帝輕攬入懷、寵溺有加的美好情景了……
這樣想著,向珂玉越走越快,越走越興奮,竟然把向瓏玉給忘了。等到發現時,茫茫人海中已經不見自家妹子的身影了。
沒辦法,她只好先找到位於京城西區的孃舅家,再經孃舅遣人出去尋找,這才找回了向瓏玉。
向珂玉的母親孃家原是山西人,十七年前,她得知父母竟然想把她嫁給當地一個年過五十的土財主做第九房小妾,心一狠,就跟著一個南方來的年輕貨郎逃離了村子。
那個貨郎就是向珂玉與向瓏玉的父親。初時,夫妻倆加上向家兩老,小日子倒也好過。可好景不長,向珂玉三歲那年,向父在蘇州進貨時,被當地一輛馬車輾死了,連肇事者是誰都不知道。
向家兩老受此打擊,臥病不起,成了藥罐子。向家也因此一落千丈,陷入了貧瘠的生活。
至於向母孃家,因為這個小女兒不聽話,早已將她掃地出門,不再認她。倒是她的小哥,在舉家遷往京城、日子好過之後,曾修來一封家書,邀她上京探親。
這才有了向母臨終託付的一幕。
向珂玉的小舅是靠販賣山西土特產起家的。家境還算不錯。至少一家人住在一畝見方的大四合院裡,還顧了一個僕役清掃院子,一個廚娘打點全家六口人的三餐,日子倒也過得去。可如今又增了珂玉姐妹倆這兩張嘴,無端端又多了負擔。孃舅雖然無所謂,可舅母就有意見了。
兩人幾次爭執,都被向珂玉聽到了。於是,她想著出門去逛逛,看看有什麼生意好做的。讓她再像之前那樣整日裡持著針線繡花、縫補,實在是吃不消了。
可讓她沒想到的事,這京城裡頗受好評的璽藤茶樓,裡頭賣的茶點糕餅裡,竟然有自己曾經告訴廚子的幾道港式點心。
明明是自己想出來的點心,人家賣得紅紅火火,自己卻如此落魄,委實不甘心啊!
於是,就有了開頭一幕。
向珂玉認定這些點心是她想出來的,如果真是那廚子開的茶樓,經她這一吆喝,那廚子必定心慌,說不定真會給自己幾十兩乃至上百兩銀子做配方轉讓費。若這茶樓的掌櫃不是那廚子,是從那廚子手上買來的,那麼,她一定要套出那廚子如今在哪裡,無論如何,不能讓他白得了便宜。至少也要五五開。
孰料,槿璽四兩撥千斤就將她送出了茶樓,還笑眯眯地揮手作別,她還不能與她撕破臉。
滿清格格唉,她若討不回配方的銀子,能留在這個看上去通體氣派的格格身邊,做個掌事也好,日後說不定還能借由她,遇上那些風流倜儻、手頭闊綽的皇子阿哥……
這樣一想,向珂玉就迅速改變了作戰計劃,不再緊盯著那些點心不放了,而是關注上了槿璽。
回到孃舅家後,她瞅著空就四處打聽起璽藤茶樓和它主人的情況。
這一打聽不得了,槿璽是當朝二品大將費揚古的嫡格格、槿璽所開的其他鋪子、槿璽是當今聖上指婚給四阿哥的準嫡福晉……這些資訊,讓向珂玉聽了又是興奮又是嫉妒。
興奮的是,她運氣超好,竟然遇上了四阿哥日後的嫡妻,將來雍正皇帝的皇后。
嫉妒的自然是,為何她沒有穿到這位格格身上呢。若她當初穿到了這位格格身上,她相信,憑自己的能力與魅力,一定能讓四阿哥對自己寵愛有加,絕對不會再納什麼妾室格格……
不過,事已至此,她除了哀嘆也毫無辦法。唏噓一陣後,她下定決心,無論如何要與槿璽交好,藉由對方順利攀上四阿哥這棵大樹……
憑她曾經看過一大堆**經典片的經驗,不信拿不下區區一個古人……(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