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 備嫁(下)(第1/2頁)
章節報錯
正月十八,是皇家向費揚古府邸下定的吉日,書迷們還喜歡看:。早在幾日前,內務府就向康熙遞了擬定的聘禮摺子。康熙細細閱完後,只在摺子批了幾個字:務必精貴。
內務府領回奏摺後,趕緊加班加點,清點、增補、替換了一番原先已經備下的定禮。儘量趕在十八日之前安排妥當。
經過這次,但凡參與此次下定的大臣,無一不對四皇子改觀。看來,未來的四皇子福晉雖然出身只是正二品武將之女,皇上依然很重視。
然而,他們不知道的是,康熙之所以重視這樁婚事的真正原因,其實是,他的老四,胤禛,這輩子可能就這一回婚禮……
”兒臣這輩子就一個心願,替皇阿瑪分憂解難,協助太子二哥辦差掌事,書迷們還喜歡看:。只是,萬望皇阿瑪也答應胤禛這個唯一請求,允許胤禛只娶槿璽為妻,今後不設側福晉,不納通房小妾……”
胤禛當時是這麼說的。十三年來第一次,跪在自己的皇父跟前,說了這麼多堪比誓言的話……
康熙收回遠眺的目光,長長嘆了口氣。
皇家後宅無真情。他一直以來都這麼警戒自己。也是這麼傳承於後代子嗣。
所以,太子之所以會這般風流,有他大半的責任。他深以為,只有不專情,只有大博愛,方能坐穩皇位。
太子是日後的儲君,是他百年之後的皇位繼承人,他不希望自己花大量心血整治、好不容易穩固的大清朝,被再一個痴情漢折騰到功虧一簣。
先有太宗與兄弟反目成仇,後有順治帝棄離朝政,導火索無不是”女人”二字。
故而。從七歲那年在太皇太后的輔助下,順利登基皇位後,他就立下誓言:這輩子,他不會去嘗,也不願下賭,曾經皇瑪法與皇阿瑪走過的情路。
縱使被後人非議他妃嬪滿殿,子嗣遍宮,也不願落得個”痴情帝皇”之名號。
於是,他執意將那些虛無縹緲的情愛看得極淡。即便是曾與他共度患難的赫舍裡皇后,除了感動。也不敢回報任何其他感情。只在她臨終前,給了允諾,即任命胤礽為東宮太子、日後的大清國儲君。
有過先祖的前車之鑑,現下的他,甘願將自己的一腔真情回饋天下蒼山……
也許正因為如此,聰明如胤禛,才封死了他自己的前路,書迷們還喜歡看:。不僅只娶一妻,且娶的還是包衣之後的二品武將之女。呵……他是認定了自己不可能更改皇儲人選嗎?抑或者。他是不屑於這個萬千人垂涎的無上高位?
康熙撫了撫須髭,搖頭不解。
卻也正是這樣的不解,恰恰合了胤禛的心意。因為從即刻起,康熙的心裡,不僅日漸填塞滿這個在此前十三年永遠排於太子之後的皇四子影像,也開始反思。自己對太子的教育是否真有得失偏頗的地方?
………………
“呼!此前哪裡有想到過,自己也會有這麼一天,居然能生受堂堂皇子阿哥一拜!”敏容長吁了一口氣,捶了捶有些酸乏的腰肢。朝剛送走前來下定的皇室成員後踱回房的費揚古失笑嘆道。
費揚古也輕嘆了口氣,搖了搖頭。“也不知皇上為何要將女兒賜予四阿哥。我的出身,他又不是不知曉。即便是忘了。內廷的冊子也都有記載,怎可能……”
“適才行了禮後,你邀了四阿哥在書房小坐,他可有透露什麼口風?”敏容雖不解,不過,只要女兒嫁的好,這些又有什麼關係。皇上一言九鼎,下了的旨難不成還能收回去不成?她只希冀四阿哥不會因此討厭上槿璽。畢竟,有一個勢力龐大的妻族,對他們這些剛成年的皇子阿哥而言,是一份極大的助力。
“怪就怪在這裡。四阿哥好似……很滿意這樁婚事,他方才對我的態度,真像是尋常女婿對岳父一樣,恭敬有度、尊崇有加,還說妝奩只需達到內務府標準即可,倘若備嫁的銀兩不夠,讓女兒儘管找他商量,這才越發讓我不解……”費揚古搔搔頭。
“咦?四阿哥真這麼說?可璽兒上回還說……”
“誒,女兒有時候隨口蕩蕩的話你也信?!依我看,這樁婚事,四阿哥比咱們女兒還用心。”不待敏容複述完除夕宮宴那晚上槿璽告訴她的話,就給費揚古抬手製止了,其他書友正常看:。
對於自家女兒的性子,他可比一心疼愛至上的福晉摸得通透多了。
“若真這樣就好了!”敏容一臉的欣慰,“女兒性子活躍,能有四阿哥這樣穩妥的人好生呵護著,我也沒有其他奢想了。老爺,雖然四阿哥讓我們只管滿足內務府下發的妝奩標準就好,可我覺得,咱們還是儘量充裕些,畢竟,女兒是嫁入皇室做皇子福晉,這顏面上,也是要替女兒好好爭爭的。”
“嗯,這個爺自然有數。你那些銀兩就收起來吧,好不容易攢了幾年,別動不動就拿出來。翎兒還小,留著日後傍身用。爺這裡還有幾處產業,都納入陪嫁吧。爺也就她一個嫡女,確實委屈不得。”
“老爺說的可是房山那座莊子?可那不是準備留給齊恪齊琛的嗎?”敏容一聽,連忙拒絕:“不行,不行,齊恪齊琛兩兄弟年歲也不小了,之前遲遲不給他們定親,也是出於仕途上的考慮。如今事業有成,一個入禮部,一個進兵部,很快就會有媒婆上門提親,再不然,老爺同僚裡也有不少落選的適齡女子,看著好的也可立馬定下來,哪能將留給他們的產業轉而給璽兒……”
“誒,難不成你就認定老爺我統共就那一處產業嗎?”費揚古好笑地瞪了敏容一眼,“告訴你,自聽了女兒四年前在梅山別院說的那番話後,老爺我也起了投資的心思。雖然小湯山除了皇家禁苑就沒了閒地兒,可是房山有啊。還是成片成片的哪。可惜那會兒爺積蓄不多,也就夠買下一座莊子連五百畝田地……買下之後,覺得暫時沒時間打理,也不可能學女兒將莊子改建,種什麼花花草草,索性就都租了出去。一年下來,收益倒也不錯。故而,第二年,爺就又添了些銀子,拿這些收益又擴了兩百畝地建了所小農莊。又買了一處山頭……就這樣,幾年下來,爺已經置下三座田莊、四座山莊別院、西門大街和前門大街各兩間大門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