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清淨的桂城回來,生活又變得熱鬧規律起來,每天早上送兩個小屁孩上幼兒園,下午再接回來。

幼兒園的課程相對輕鬆,但現在兩個娃娃現在到了中班,再輕鬆也不可能像小班那樣,小班....按陳朔的話來說,就是哄小孩玩兒。

三到六歲是小孩語言發展的敏感期,這個時候小孩模彷能力強,學習語言的速度特別快,與日俱增的那種。

家裡的兩個娃兒現在四歲半,正處於語言發展期,幼兒園開始讓他們學習英語口語,趁著這個年齡段讓他們多掌握點語言。

不僅要學這個,還要學一些數學知識,比如十以內的加減法。

甚至下午放學回來還有作業。

十以內的加減法很簡單,陳清涵算的又快又對,早早就掌握了規律,還學會了心算,但陳七安就不行了,得掰著手指頭一個一個數。

遇到手指頭不夠用的情況,比如5+7這樣的題目,就無師自通的在本子上畫槓槓,然後去數這些槓槓。

陳朔都不知道該說這孩子笨還是說他聰明,說他聰明吧,這貨得掰著指頭算題。

說他笨吧,遇到手指頭不夠用的情況,他還沒脫鞋去數腳指頭,還知道在本子上畫槓子代替。

不過不管怎麼說,現在還不需要人輔導,這就是好的,起碼家庭很和睦,不會雞飛狗跳。

當初輔導小阿喵做題的日子,到這會兒陳朔依然記憶猶新,現在想起來還覺得心口隱隱作痛。

姐弟倆趴在桌上做題,對著算術題嘎嘎亂殺,當然,陳七安主要負責嘎嘎。

陳清涵都做了一半,他這邊掰著手指頭吭哧吭哧的,才做到第三題。

白小柒揹著手踱著四方步,看看這個,又看看那個,最後壓著興奮跑過來和陳朔得瑟。

“他們的題我都會做,我能考一百。”

“幼,你這麼厲害呢。”

陳朔誇張的語氣——雖然他不清楚這有什麼可值得驕傲的。

這已經不是小學生算術題了,這是幼兒園算術題,要是連這個都不會做,那就真的......

陳朔一時間還找不到什麼詞來形容。

“你剛才去看他們做題,是不是小寶做的慢,大寶做的快?”

“對啊。”

“我就知道。”

雖然兩個娃兒年紀還小,但已經能看出苗頭,老人常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

陳朔已經發現兒子....儘管以前就知道這孩子不怎麼靈光,有些憨。

但學習的事上得另當別論,有的人雖然憨點,但學習學的還挺好。

而自家的兒子,屬於是平時憨,學習的事上也不咋靈光。

“大寶這孩子隨了我,聰明,相比之下,小寶就不行了。”

陳朔有些惋惜的搖頭,雖然是龍鳳雙胞胎,但智商這東西不可能一模一樣,總有一個聰明,一個不怎麼...

也不能這麼說,其實硬論起來,陳七安也能被歸類到聰明孩子的範疇,不到五歲的年紀,就能自己拿著筆吭哧吭哧的做題,而且正確率還挺高,這就已經超越了很多同齡的小屁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