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五章 沒救了(第2/2頁)
章節報錯
但總歸是一份希望,若由田豐掌控局勢,或許還有機會。
田豐看著周瑜,默默地點了點頭,對著周瑜一禮道:“多謝都督指教!”
“指教談不上,先生也是關心則亂。”周瑜微笑道。
“事不宜遲,在下這便動身,還望都督能派人送在下渡江!”田豐重新打起精神,看著周瑜道,他不準備走江淮了,準備直接走江夏翻山去汝南,從汝南直接去許昌,可以省不少事。
“這是自然。”周瑜微笑著點點頭,當即命徐盛帶人駕船送田豐渡江。
深夜,徐盛回來,對著周瑜一禮道:“都督,元皓先生已經送走了。”
“嗯。”周瑜嘆息一聲道:“可惜了。”
“都督覺得,許昌之事不會成?”徐盛跟隨周瑜多時,見周瑜嘆氣,便知此事難成。
“難!”周瑜點點頭:“雖然看來許昌防禦空虛,但以那楚南行事之風,豈會沒有料到這一點,恐怕早有佈署,看不出來,只是許昌那些人未曾發動而已。”
“那都督為何還……”徐盛不解,既然如此,為何還讓田豐去。
“雖難,但未必沒有機會,他既然已有死志,去許昌要比回袁紹身邊有用。”周瑜起身道:“拭目以待吧,萬一成了,這天下大勢將會再生變故。”
難和不做是兩回事,不能因為難就不做,對他們這樣的人來說,哪怕機會渺茫,那也是機會,若是不做,那就絕無機會,就眼下形勢來看,袁紹敗亡已是時間的問題。
大勢如此,卻不知那田豐有無逆轉乾坤之能!
……
荊州,新野。
送走了劉磐,劉備和關羽回到衙署與孫乾等人坐下,相顧無言,雖然得了劉表資助,但南陽怕是難以奪回了,而最重要的是,劉備收到訊息,袁紹反攻鄴城不成,反而損兵折將,此戰一敗,再奪鄴城已無可能,這代表著什麼,劉備很清楚。
袁紹大機率是要敗了,而且是徹底的敗,此戰之後,楚南聲勢將達到巔峰,整個河北之地都將落入楚南手中,下次要面對的,可能就是攜整個中原大軍南下的楚南了,而眼下劉備手中,似乎只有新野小縣,將只有關羽能用,文不過孫乾、簡雍、糜竺,兵不過五千!
就這點力量,如何抗衡楚南?
只是想想,都覺沮喪。
“此戰之後,南陽士族亦是元氣大傷,恐無法再於我軍支援。”簡雍嘆了口氣,率先打破沉默,看著劉備道:“景升公那邊,怕是不會再多給主公撥調兵馬,只憑我等如今這些兵馬,養軍都難,更遑論攻取南陽。”
劉備點點頭,別說攻打南陽了,現在如果張繡打來,自己能否守住都是個問題。
幸好那張繡只是擊退,此後並未再興兵來伐,否則就算最後勝了,怕也是慘勝。
“主公……”糜竺猶豫了一下。
劉備笑道:“子仲有話不妨直言。”
糜竺對著劉備一禮道:“依竺之見,主公如今最缺的並非立足之地。”
“哦?”劉備看向糜竺,一旁關羽也看向他。
卻聽糜竺抱拳道:“昔日曹操身邊,有荀彧為其運籌糧草,荀攸、郭嘉、程昱為其出謀劃策,袁紹身邊,也有田豐、沮授、許攸等一眾謀士,就連那呂布都有陳宮輔佐,方有今日之大業,依在下愚見,主公當尋賢士相佐,為主公指明道路。”
劉備身邊自然是有文臣謀士的,不過無論簡雍、孫乾還是糜竺,與上述幾人相比,都差了太遠,劉備需要能真正為他佈署和謀劃未來的謀士,如今劉備人望已足,但苦無這種頂尖謀士輔佐,是以幾次都是功敗垂成,假使當初劉備在徐州時有一位良謀相佐,或許現在的楚南得換成劉備。
“我亦知此,但賢士難尋。”劉備苦笑搖頭,他怎不知此理,但上哪兒去尋找賢士?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