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三章 奪門(第1/2頁)
章節報錯
廣寧縣,城樓。
看著一支支散亂的人馬匯聚過來,袁熙有些疲憊的動了動脖子。
“主公,問清楚了。”張南和焦觸來到袁熙身邊,對著袁熙道:“那陳宮入城後,將俘獲的俘虜盡數驅散。”
“嗯?”袁熙皺眉道:“陳宮為何如此做?”
“不知。”
“為免有細作混在其中,讓這些人先去寧縣。”袁熙想了想道。
“喏!”張南點點頭,這是最穩妥的做法,當下派人前去傳令,讓這些被放回來的將士去往寧縣駐守。
城外,混在人群中的馬超聽到對方的傳話,眉頭微皺,這要是去了寧縣,他還如何破城。
“將軍,怎麼辦?”一名隨行的將士低聲問道。
怎麼辦?
馬超看著四周躁動起來的人群,想了想,低聲道:“你帶幾人混入人群中,便說寧縣無糧,袁熙此舉是要逼死我們!怎麼說,你們自己想,反正將局勢給我弄亂,不能讓眾人這般輕易離開。”
總而言之,得想辦法騙開城門才行。
“喏!”將士答應一聲,轉身匯入人群。
“寧縣小城,能有多少糧食?公子如此做法,豈非要將我等逼死!?”不一會兒,人群中開始傳出不滿的聲音,本來已經準備離開的將士紛紛停下來。
是啊,寧縣是什麼地方?說是縣城,但實際上連千戶都沒有,更別說存糧了,他們過去,吃什麼?
當兵不就是為了能有一口飯吃?
“眾將士放心,寧縣雖無糧草,但公子已經命人備好了充足糧草,隨後便會送到寧縣,大家先去寧縣,糧草隨後便至!”出來安撫這些降軍的將領見人群騷動起來,暗罵哪個白痴說這話,這麼多人,袁熙怎麼可能不管?
但人一成群,往往左右人群的就不再是理智而是感性,尤其是這些降軍剛剛被放回來,內心中充斥著不安,生怕沒被陳宮那邊處決,卻被這邊放棄,馬超這邊稍稍鼓動,甚至無需他們再發力,人群的不安感立刻被點燃了。
“說得好聽,若公子不兌現,我等去何處說理?”
“我等陪公子大戰一日,被俘後米水未進,已是餓了一日,如今好不容易回來,公子卻要我等自行離去,這是何道理?”
城樓上,袁熙看著這一幕,聽著耳邊不時從城下傳來的汙言穢語,面色有些難看,狠狠地拍了一把女牆怒罵道:“這幫混帳,打了敗仗還有理了!”
“主公,再這般下去,民心且不說,軍心便要動搖了!”張南看了看城外,皺眉道。
城外的將士都是自家兵馬,跟城中的守軍都有交情,有的是同鄉,甚至有血脈關係,這事兒若一個處理不好,很容易動搖城中守軍軍心。
“那該如何?”袁熙不滿道:“那陳宮、馬超皆是陰險之徒,若是暗中混入這些人中,趁機奪城,廣寧危矣!”
“公子,在下倒有一計!”一名儒袍中年走過來。
“晉元先生!”袁熙看到來人,也連忙行了一禮,來人乃幽州名士,漁陽張氏張瑜張晉元,在幽州頗有名聲,就算袁熙見到此人,也不敢託大。
張瑜抱拳道:“城外軍士所怨者,蓋因無糧呼叫,可從城中撥些糧草出城,讓一將出城整頓這些人馬去往寧縣,一來可安軍心,二來去了寧縣,也可慢慢排查,是否有賊軍潛入也不難,只需讓他們按照此前歸屬結陣,互相指認,若真有敵軍細作藏於其中,自可揪出。”
方法其實不難,只是現在人太多了,一時間根本排查不過來,等到排查完了,敵軍早就殺過來了!
“便依先生之計!”袁熙想了想,也覺得此法不錯,當即命人下城傳令,至於何人負責此事,看了看張南和焦觸這兩位得力干將,袁熙自然不願這兩位心腹離開:“將夏昭喚來,讓他負責此事。”
夏昭和鄧升是高幹心腹,袁熙不得袁紹寵愛,高幹對他這個表兄也沒什麼敬意,高幹為幷州刺史,袁熙是幽州刺史,雙方本是相鄰,平素卻幾乎無甚走動,偶爾書信往來,那也是為公事。
如今高幹一死,雖然收編了夏昭、鄧升二人,但袁熙很難將此二人當做重要心腹來看待,鄧升死在了馬城,被馬超一個照面斬殺,剩下夏昭,索性派去處理這件事,等仗打完了,再看是否收留他,若表現不好,打發回父親那邊便是,至於立功……如果真有大功,袁熙自然還是更傾向於張南、焦觸二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