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間推移,縣衙主賬中的氣氛彷彿凝固了一般。

夜幕降臨。

‘嘭’的一聲,西城有焰火升上高空,炸散開來,無比炫目。

隨著這第一聲焰火炸響,變化極大的九峰城似乎被按下了某種開關,爆竹聲聲辭舊歲, 焰火道道迎新年。

即便有厚實帳篷遮擋,耀目絢爛的焰火光芒仍是頑固無比的從縫隙之中擠了進來。

壓過賬中燭火,將四人的面目映照得陰晴不定。

如此規模的煙花爆竹,便是磚石房屋都有可能失火,何況而今帳篷林立?

原來早在今晨,盧延山就對暗衛下過命令。

第一道煙火騰空之時, 早已散佈城中的數十名九峰暗衛就動了。

血獄呼嘯, 掀起道道狂風,直接將飄落下來的煙火火星吹飛不知多遠......

感覺中過了許久, 可實際上從吳諱進來,才過了半個時辰而已。

難題仍未解決。

四人最終只商議出了一個大致方向,即是在不知捨身教會何時攻來的前提下,九峰最好不要輕舉妄動,以免自亂陣腳。

以盧延山屢次提出的火種計劃為例。

萬一秦玉弩當真帶著五十人走了,正好與遲來的公輸瓊錯過,途中折損的九峰英才,豈不是白白犧牲?

當然,此舉亦有風險。

一旦等不來公輸瓊,蓄勢多時的捨身教大舉來犯,賬外的十來萬九峰百姓,極有可能十不存一!

這也是身為知縣的盧延山屢次提出火種計劃的主要原因。

他們所知有限,更身為知曉內幕的少數幾人,壓力之大,非同尋常!

不知多少煙火在瞬間同時爆發。

吳諱站起身來,打破了賬中寂靜。

“三位大人,該回家吃年夜飯了。

便是要戰,也得吃飽不是?”

距離子時到來還有一個時辰。

面對吳諱的盛情邀請, 秦盧二人以‘沒有胃口’為由拒絕了。

只有踏出帳篷後跟出獄一般輕鬆暢快的顧帆與吳諱一起,來到了屬於吳家的帳篷中。

吳諱收拾心情,陪吳成松老爺子吃了一頓相比往年來說豐盛數倍的年夜飯。

同桌的還有周家父子和杜氏父女。

自從吳諱回來之後,盧延山以身作則,帶領九峰為遷向淨州做了諸多準備。

周家順勢關了紅杉客棧,杜烈死後、心中早已疲憊不堪的杜青山也趁機遣散了一眾鏢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