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華家的三層樓房,位於城關的一個村子裡,80年代末結婚的時候蓋的,外層貼著白瓷磚,那年頭也是時髦得不像話,同時豪氣倒不行。

不過放在現在就不算什麼了。

尤其是今天看過清河郡的小洋樓後。

那小洋樓屋簷下都帶羅馬柱呢,客廳是八角形的,屋頂飛簷翹角的,設計精美別緻。

此時一樓的堂屋裡聚滿了人。

本來李振華前幾天特地拖了臺麻將機回來,說是今天讓大家過來玩玩,只是現在所有人都沒有那個心情,或者說有更重要的事牽扯住了大家的心思。

老李家上一代最小的弟弟家買房了。

說買就買。

縣裡最貴的房子。

這一代一眾堂兄弟姐妹中最小的丘澤付的錢。

卡一甩,13.5萬隨隨便便就刷出來了。

親眼目睹這一切的大家,誰不迷糊?

李丘澤的幾個堂兄弟姐妹,這會兒一個比一個低調,壓根不敢喘大氣,看到自家父母眼神掃過來,那真是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

丘澤啊丘澤,你現在倒是牛逼大發了,還讓我們怎麼混?

幾人心裡皆是苦笑不止。

凡事就怕比較,丘澤在他們之中是最小的,以往家庭條件也是最差的,甚至連書都是讀得最少的。

好嘛,現在他們還沒混出個名堂,這小子直接起飛了。

瞅瞅這滿屋子長輩,還有誰把他當小孩?

確實如此,堂屋裡有張四方桌,圍坐不了幾個人,不是家族裡真有份量的那種,根本不夠資格坐過去,其他人只能在沿著牆邊的椅子上坐下,或者站著。

而李丘澤此時就坐在四方桌一側。

被大伯李振山拉著坐下的。

面對一眾長輩們既好奇又驕傲的眼神,李丘澤可不敢擺什麼譜,當即便將自己在臺市那邊半讀辦工,在校外開了家奶茶店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娓娓道來。

大家聽完皆是一臉驚訝。

“奶茶店這麼賺錢嗎?”東道主李振華瞪著眼珠問。

家裡要真說做買賣的,他算獨一份,他在縣棉花公司屬於二把手,經手的都幾十上百萬的生意。

但是生意看著挺大,實際上他們棉花公司一年的利潤相當有限。

比如已經過去的2007年,他們滿打滿算,淨利潤也就堪堪破百萬。

可你要明白棉花公司底下養了上百號人。

他這個小侄子倒好,讀書順便小打小鬧開了家奶茶店,這才小半年的時間,一個人賺了二十萬!

怎麼和他一比,自己這偌大的棉花公司好像小孩子過家家一樣呢?

“還行吧。”李丘澤笑著撓了撓腦殼。

不知根知底的,恐怕還以為他在裝逼。

小半年賺二十萬,叫還行吧?

“應該有些訣竅吧?”大伯李振山問。

這話一出口,有心的親戚紛紛豎起耳朵,開一家奶茶店要不了多少本錢,如果有什麼訣竅,能這麼賺的話,誰不想摻一腳?

這其中就有劉志紅,以及杵在他身邊的周芸。

倆人年底就一直在盤算著下年再弄個什麼其他生意,也看出來玩具車做不長久,現在越來越多,已經氾濫了,老百姓的新鮮勁兒也過了。

不過這不是買了車嘛,身上沒剩幾個錢,大買賣是折騰不起來的。

奶茶店這種小本投入的買賣,倒正和他們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