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四十平米的小店裡,一個人正在悄然改變奶茶市場格局(第2/3頁)
章節報錯
李丘澤抱進店裡,拉上卷閘門,午飯也懶得吃了,打算馬上實驗一番。
剛到的這玩意兒是一臺瑞士進口的萃茶咖啡機。
別看花了四千多大洋,他一點都不心疼。
因為此物,將奠定一件事——他試驗出來的茶飲,短期內只會被模仿,不會被超越,持平都不可能。
只要他不暴露這個秘密,眼下在國內就沒人能想到用這玩意兒來製作奶茶。
沒這個做法。
歷史上都沒有過。
如果他不改寫這段歷史,國內的奶茶店使用上萃茶機,估計至少還要再等五年。
若是放在十多年後,萃茶機就不算什麼稀罕玩意兒了,甚至可以說沒有一部萃茶機……那你開什麼奶茶店呀?
必備之物。
所謂萃茶,指的是一種技術,利用高壓方式對茶葉進行沖泡,從而在短時間內最大化的將茶葉中的礦物質和有機物萃取出來。
比如這臺機器,放入適量茶葉,能在58秒內得到500ml富含湯花的茶湯。
何為湯花?
那是我國宋代鬥茶操作過程時,反映在茶湯中的物理現象。人們利用茶湯的表面特性,用茶筅擊拂榮湯,對茶湯表面做功,促進茶湯表面延展,從而會產生泡沫,這就是湯花。
宋代鬥茶,講究湯花“潔白如乳”、“著盞無水痕者”為絕佳。
此時的茶湯,口感非常好。
反之如果不使用萃茶工藝,就像我們平時喝茶一樣,拿開水一泡完事,放在奶茶製作上講,會有很多弊端。
首先是短時間的沖泡,很可能等到水涼了,都未必可以將茶葉中絕大多數的精華泡出來,茶泡得太久了,又必然會產生茶鹼,十分影響口感。
另外更重要的一點,就是無法實現標準化,水溫、氣溫、容器等等因素,都將造成你幾乎不可能泡出兩杯一模一樣口感的茶。
那客戶買過去一喝,你家的味道每次都不一樣,這還怎麼搞?
其次是能夠大幅度節省茶葉的使用量。
這也是為什麼日後萃茶機會成為奶茶店必備之物的原因。
不過有一說一,這臺機器還不夠好,歐洲人雖然也喝茶,但是這臺機器主要還是萃取咖啡用的,專業度上有所欠缺。
奈何李丘澤沒得選。
就這玩意兒他都在網上找了好久。
日後那種專業的萃茶機,壓根沒得買,研發都沒研發出來。
等到以後有錢了,他很可能自己去研發一款,一來滿足自身需要,二來也是一個巨大的商機。
目前只能將就著用。
原本鞋店的收銀臺,變成了他的簡易操作檯,將機器組裝好,清洗乾淨後,李丘澤從櫃子裡取出一堆塑膠小罐。
裡面裝著他親自去市場採購來的各種茶葉,雖然弄混的可能性不大,但以防萬一,他還是做了標記。
茶飲,是他計劃中的主打產品。
其次的話,水果茶肯定要有。
另外一家奶茶店,傳統奶茶肯定也不能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