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學費自己賺(第1/3頁)
章節報錯
但凡做買賣的聚集地,形成都不容易,除非拆遷,一般來說很多年都不會改變。
也就走了二百米,李丘澤找到一個早餐點。
狹窄的小道兩側,都是那種被油煙燻黑的鋪子,看起來髒兮兮的,但架不住香啊。
攤位快擺到了路上。
這個點依然好多人,他站定腳後,左右一張望,哈喇子差點沒流下來。
油炸攤那邊,濾網裡放著炸得金黃的油條、面窩、糯米雞。
特別是糯米雞,他好多年沒吃到了。
其實就是個很簡單的東西,糯米飯拌入各種蔬菜、醬油佐料,揉成圓坨狀,外面再裹上一層面糊糊,放油鍋裡一炸。
鬼知道為什麼這麼好吃。
旁邊的鋪子,牆角下襬滿了煤爐子,每個爐子上面都有三隻小瓦罐,裡面的湯水咕嚕嚕地冒泡,散發出無比誘人的香氣。
罐子裡用小火煨著的是雞和排骨,燴上一把手擀麵,或者包面,一碗下肚簡直不要太爽。
對面的店,門口支起一口大鍋,濃郁的米香不斷飄出來。
這算是他們這裡包子一類的東西,叫作米粑。
用大米粉做的外衣,包著臘肉炒的酸菜,形狀像個大號的餃子,不用蒸籠,就放在鐵鍋裡炕,直到底下起一層金黃的脆殼。
那一口咬下去,口感絕了。
這些東西雖然都很不錯吧,但李丘澤真正的心頭好,還是拉麵。
這座小縣城裡的拉麵堪稱一絕,不同於其他任何地方,重點在於湯頭和牛肉,湯是用牛大骨熬製的,牛肉入湯鍋之前,還要加入各種香辛料炒制。
等面上來後,撒上一把香菜,淋上一勺陳醋,香辣酸爽,可謂百吃不厭。
位置他已經瞅好,吃之前沒忘記掏一下口袋,六十五塊五,這是他僅剩的生活費了,也不管那麼多,先吃飽這頓再說。
買了一個糯米雞,拳頭那麼大,一塊錢,你敢信?
米粑的價格也一樣。
牛肉麵應該是這裡最貴的品類了,素的四塊,葷的八塊,差一半,但那肉是真的多,不像某水貨清真拉麵店,牛肉比紙還薄,關鍵沒幾片,這牛肉就是正常厚度,能有十來片的樣子。
整好十塊錢,吃得李丘澤險些沒咬到舌頭。
十多年後,牛肉拉麵會漲到十二塊,而且份量沒那麼足了,口味也沒這麼地道。
至於像糯米雞這樣的很多小吃,基本銷聲匿跡了,在李丘澤看來,不外乎兩點原因。
首先當然是利潤微薄。
另一個則是人變懶了。
當饅頭包子都可以透過冷鏈採購,甚至是油條,誰還樂意勞心費力地去手工製作?
我們在不斷追求標準化、效率化的同時,其實也丟失了很多美好的東西。
吃飽喝足後,李丘澤叼著根牙籤,打道回府,一邊走,這才盤算起接下來的路該怎麼走。
被學校開除後,他回家待了一個禮拜,父母對他讀書這件事,算是心灰意冷了,也是無能為力。
商量之後,決定讓他出去打工,學個手藝,他有個舅舅在廣州幹空調維修的營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