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回 為求自保許封太子 世子解圍盡撤大脯(第1/4頁)
章節報錯
石鑑只端坐在中堂御座之上,靜靜等待石閔的到來。
石閔領眾將士跨入殿門,徑自向前,如今離石鑑只有十步之遙,一個箭步就能揮劍將石鑑斬於座下。大殿之內,宮女,宦官一逃而空,只有一個小侍從在石鑑一旁。現在雖是冬季,但見他汗流浹背,雙腿忍不住的打顫。石閔身後的將士也手持兵刃,在其後靜靜的等待。此時石閔緊緊的握住自己的雙刃矛,只只的盯著石鑑,氣氛一時停滯。
只過了漫漫如長夜的片刻,一人匆匆從殿外小跑而來,原來是楊環。
“大將軍,奴婢已奉陛下之命將此禍首三人:樂平王石苞、中書令李松、殿中將軍張才斬殺,此三人頭顱就在殿外。”楊環示意旁人道,“快,快呈上來。”
殿外軍士依次捧著匣子,裡面盛著三人的頭顱來到石閔跟前。
楊環一邊開啟匣子讓石閔審視,一邊說道:“陛下受奸人矇蔽,一時失察,恐釀成大錯。今賊首已除,我趙國君臣當冰釋前嫌,共御外辱。”
走到盛放石苞的頭顱匣子這邊,楊環邊開啟邊道:“此人就是首倡謀劃之人,原先就舉長安之兵意圖謀反,幸得主上寬宥,饒他不死。沒想到他不感恩圖報,勾結李松,張才行此忤逆之事。”
石閔只略一瞟一眼那頭顱便什麼也不說,楊環湊近了說道:“將軍,如今我鄴城外有強敵,內有動亂。陛下即已幡然醒悟當既往不咎。”楊環退了一步大聲說道:“將軍英明神武,若非將軍舉義師討伐賊人,我趙國社稷險些落入賊手。”
說著楊環拱手向石鑑拜道:“大將軍居功至偉,既然已將賊首剷除,君臣相安,陛下當擬旨褒獎大將軍。如今鄴城之中尚有賊人潛伏,此處人多手雜,不利防備,當各回居所,以備不測。”
楊環瞄了一眼旁邊的內侍說道:“來人,速速送陛下回宮。”
石閔只握雙刃矛暗暗向前一步,石鑑見此,忙說道:“大將軍替朕掃除賊人,一國所賴,皆系將軍,快快,傳旨,增加封邑十萬戶,封武德王,入朝不趨,奏表不名。”
說著,慌張的退到偏殿而去。
石閔目送石鑑離開殿宇。石鑑剛一離開,其身後的將領皆一擁上前。
王泰大喊道:“大將軍,石鑑包藏禍心,不可不察啊。”
張艾勸阻道:“將軍,這三人就是充數的,若無趙帝首肯,誰跟對將軍下如此毒手。”
張溫也說道:“將軍,胡漢不兩立,羯族定不會坐視我漢人得此高位。”
眾人在石閔旁邊紛紛勸諫,皆勸石閔趁此機會立刻誅殺石鑑。
石閔緊緊的握住雙刃矛的把手,許久說道:“眾將回府。”
董閏大急:“大將軍,機不可失……”
石閔喝道:“眾人毋須多言,回師收兵。”
說完,石閔徑自轉身朝殿外而去,眾將士見此,也只能隨石閔出殿。
皇宮之內,石閔的軍士漸漸都撤出去了,宮殿內外,一片狼藉。
石鑑從那裡出來後,手一直在發抖,直躲在後宮金華殿內。聞聽石閔大軍撤出皇宮,摸著自己略微歪斜的冠冕,終於長吁一口氣。此時他的身下已是一片溼潤。
一旁邊的小內侍忍不住的說道:“陛下請更衣。”
石鑑眼瞅著那小內侍,小內侍已是趴在地上不敢出聲,只聞石鑑緩緩說道:“楊環何在?”
小內侍忙不迭說道:“楊總管就在殿外。”
“速宣。”
不多一會兒,楊環便進入殿內,跪下來說道:“老奴楊環,奉旨跪安。”
石鑑略一瞟一眼,對左右說道:“來人拖下去,斬首示眾。”
楊環聽罷,癱倒在地上,大呼,“陛下饒命,若無奴婢,陛下今日何能安坐於此。”
石鑑冷笑道:“哦,這麼說來,朕還要感謝你。”
楊環申辯道:“陛下雖失皇弟石苞和二位忠貞之士,然國祚保全,老奴雖不言有扭轉乾坤之力。今殺老奴,陛下恐遭石閔懷疑。”
“好一個伶牙俐齒。”石鑑示意左右將楊環重重的放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