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回 聞趙亂燕國欲伐(第2/3頁)
章節報錯
劉斌趕緊回身稟道:“啟稟我王,仰賴我王天恩,今年我燕國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六畜興旺,各縣府常平倉裡,糧滿為患,國人大安。”
“好,好啊,照這樣說來,我燕軍再擴二十萬定是無虞?”
“回稟燕王,正是,我燕軍軍力當為之大漲。”
燕王在大殿的臺階上久久看著晚霞,蒼穹有壯美,英雄當馳騁於天地間。回頭向平伯說道:“平伯,孤自遷都龍城之日其尚未田獵,遙想舊都北苑草原之草木茂盛,飛禽走獸無一不足,孤甚是懷念啊。”
燕王悵然若失,遷都之後,燕王日理萬機,無暇他顧,鮮卑慕容本以弓馬起家,盛行田獵,如今遷居宮室,雖是宮殿華美壯麗,然人主居其間,卻如猛獸入欄,渾身不自在。
“若是那日,孤和先王、翰兄在山野密林間追逐獵物三日三夜不停歇,睡著同席,食則同案,好不暢快,孤甚為想念啊。”
“燕王,老奴聽聞燕都之西,西鄙之地,水草豐美,獵物尤多,我王可田獵於此。”
燕王不經喜上眉梢,笑言道:“果如平伯之言,孤自當暢遊山水間,也好,陰日洗刷戰馬,整備盔甲,試試我這把寶刀鋒刃鈍否。”
徒河
高弼進府嚮慕容霸稟道:“孫都尉,有要事相商。”
“快請。”
高弼引孫泳進入內侍,忙喚府中侍從烹茶服侍。三人坐定,慕容霸說道:“幸得孫都尉進言,我燕國未輕發大軍。”
“將軍哪裡話,為國進言乃臣子之職分也,但據末將得邊境斥候密報,趙國今年之內必將有大亂。”
“何以見得?”
孫泳說道:“其邊軍甲冑,旗幟與之前大不同,詢問流寓燕國的僧人得知,大和尚佛圖澄有讖語言道:修短無常,人各有命,高僧佛圖澄一百一十七春秋之限將至,言說,大趙天王石虎命不久矣。”
佛圖澄也離石虎而去,中原之人遍知其人有神鬼莫測之能事,能預言吉凶,此人謝世,石趙已失天命矣。
高弼進言:“我燕軍當整飭軍備,以備不虞。”
慕容霸點點頭道:“二位所言不錯,思則有備,有備無患。廣置衝車、雲梯、渡濠、投石車、巢車等一應攻城器具,大出之機稍縱即逝,南下中原城郭之廣之固,非北部小邦所能及,我軍長於野戰,短於克堅,今我燕軍當勤加操練,吾輩當勉力為之。”
“將軍所言甚是,武王伐紂,分封召公,開燕國八百年,燕都薊城經累世營建,城牆高聳,溝深城固,非可輕取,我燕軍當作長遠計。”
孫泳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緩緩說道:“二位,天下無不可破之城池,無萬世一系之基業,廢太子事小,然火種已經埋下,趙國當內部崩壞,這薊城或可唾手可得。”
二人不解道:“孫都尉這是何意?”
“石宣在時廣樹私恩,東宮有衛士言為:高力,當有萬餘人。二位可知高力乃何許人也?
高弼、慕容霸二人均不知。
“高力者,皆多力善射,善格鬥,一當十餘人。其戰鬥事蹟,末將悉有耳聞:晉成帝鹹康四年,趙太子宣帥眾二萬擊朔方鮮卑斛摩頭,破之,斬首四萬餘級。晉康帝建元元年,趙太子宣帥眾萬餘,擊鮮卑斛提,大破之,斬首三萬級,所賴者皆為高力禁衛。末將聽聞眾多高力者無一懲處,只遷徙於雍涼之地,何處安置,無人可知。”
高弼驚呼道:“如此能征善戰之師不能用,若反水回擊石趙,何人能當?”
慕容霸嘆息道:“惜不是我燕國將士。”
“二位,火種已經埋下,石趙這個乾柴石脂一觸即著,我等靜待佳音,以待好戲。”
眾人議事之間,只聞聽室外一整喧鬧,慕容霸不悅道:“何人在此喧譁?”
“來來,讓我瞧瞧,我們這個姑父好大的威風?”聲隨影來,一個青春秀麗的女子直直闖了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