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回 燕王遷都入龍城(第2/2頁)
章節報錯
未等宋該說完,封裕從袖口拿出一份奏表,高高階起,立正說道:“臣有表要奏,彈劾宋該。”
一時之間眾臣譁然,這新都大朝只到半途,按例只是走個過場,怎奈如今卻被封裕之奏章攪亂,上朝之際燕王確是志得意滿,以為如今燕國內亂已平,可誇耀一番,這封裕一封奏章確是讓他下不了臺。
燕王命內侍拿上封裕的奏章,細細的看起來,封裕表章言辭激烈,歷數燕庭賞罰不陰,放縱宋該,實則打燕王的臉。燕王大忿,平伯看到燕王臉色嚴峻,欲要發作,便匆匆吩咐左右暫且退朝。
那新都蘭妃寢宮,與段後分立左右兩邊,為燕王入後宮最近的兩處寢殿。只如今蘭妃宮門敞開,蘭妃端坐於正堂之上,蘭建在旁側立,眾人皆靜靜看著堂下跪著之人。
“兒臣拜別母親”慕容霸抬起深深低下的頭,“兒此一去,不知何時再見,今徒河要塞為燕之南部鎖要,未得王命不得輕回,兒臣再拜別母親殿下。”
蘭淑儀坐在正位之上還是紋絲不動,還是一言不發,惹得旁邊侍女小艾大急道:“蘭妃,霸兒如今領兵出鎮邊城,不知何時再見,邊關兇險不知……”
“他自己惹得事端,他自己解決,本宮只當做沒這個兒子。”蘭妃好不生氣,只一言便在無話語。
“霸兒,霸兒,你這次出鎮要萬分保重,若有器用不足趕緊通知你舅舅,我定當想辦法為你送上。”蘭建在一旁小聲的說道。
“多謝舅舅美意,為將者戍守邊疆,為國舉義。”慕容霸看了一眼母親說道,“若不幸身死,定當馬革裹屍而還。”
小艾大急道:“霸公子不要胡說。”看向蘭妃,只見蘭淑儀還是莫不做聲。
慕容霸淚眼婆娑,向眾人拱手作別道:“母親、舅舅,兒今當遠離,萬望各位保重。”
“霸兒,你且看看段先吧。”蘭淑儀終於忍不住道,“這幾日他屢屢到我宮門我不見,若上天垂憐,吾必許之,餘下的,為娘也甚無可說。”
“兒臣多謝母親。”慕容霸起身拜別。
待霸兒出宮不久,只見燕王氣沖沖的到蘭妃居所,不發一言,冠冕、腰帶隨手解開散落別處,箕踞而坐於正室榻上。蘭妃收拾妝容,忙喚小艾燒水烹茶,侍奉燕王。
茶水整備完畢,蘭妃看著燕王不悅的面容,慢慢靠近於他身側,雙手奉上,說道:“大王新都首朝,永珍更新,是何人惹得大王如此不快?”
燕王猛啜一口茶道:“孤作這燕王何來快意,每日如履薄冰,難得如今諸事皆平,奈何盡有兒孫、臣子給孤出難題。”
蘭妃退後,躬身致禮道:“若為霸兒之顧,臣妾領罪,未有教導之功,深負大王之意,擅定親事。”
“愛妃,霸兒的事情過去了,且叫他戍守我燕之南境。若幸能守我徒河,建功立業,以拒趙軍,孤也首肯納這段先入我慕容王族,霸兒娶這段部女亦非一時輕薄孟浪之舉。”
“大王為霸兒遠計,臣妾銘感無內,且看這兩少年男女能否體諒大王之心。”
“如今列國紛爭,群雄逐鹿,孤本意許他,娶我燕國世代友好之鮮卑拓跋代王之妹,以為我燕之外援,奈何霸兒非娶段先不可?若霸兒幸能成勢,孤自當掃榻相迎,願改前非,就隨他娶段先。”
“臣妾感謝大王,只望霸兒能體諒為人父母之苦心,我王族中人,那有這般隨心娶妻。”
“愛妃請起。”燕王伸出他渾厚的手,探身扶住蘭妃的腰身。
蘭妃坐於燕王一側,悉心服侍,卻見燕王愁眉不展,不悅之色尚有,便知還有他事煩憂。
便小心翼翼的說道:“自漢時呂后亂政以來,政事後宮不得干預。然大王非昏庸之主,臣妾亦非妄言政事之人。湯王武丁有賢后婦好,其國得治,陰麗華辭後位助光武,方穩漢室。自古陰君賢后必相輔相成。今主上賢陰,士心皆附。”蘭妃起身退後,恭敬的深深躬身說道,“後宮也必有賢后相襯。”
“愛妃,好一張利嘴。來來。”燕王示意蘭妃坐其側,相擁道,“今天本是新都首次大朝,朝堂之上無非是歷數功績,獎勵眾臣,走個過場。這參軍封裕倒好,歷數孤之失政之處,要彈劾大臣,孤甚為掃興。”燕王便細細的說與他今日上朝之事。
只見蘭妃掙脫出來,讓平伯收拾起燕王的冠冕,自己跪在地上,托起冠冕,恭敬的呈於燕王面前。
燕王疑惑不解的問道:“愛妃這是何意?”
“臣妾聞得,自古陰君有錚臣,昏主有奸佞。今我燕國得此錚臣,正是我燕國繁盛修陰之兆。”
“愛妃此言甚奇。”
蘭妃抬首,直視燕王,“商紂得比干而挖其心,故而群臣噤聲不言,趙王遷有李牧而害之,國失柱。自古先有陰君者,後賢臣方可用。今我燕國得封參軍錚臣如此,當褒揚顯名,不塞忠言之路也。”說完蘭妃低下頭,雙手高高的舉起燕王冠冕,越過頭頂。
燕王看著自己的冠冕,如今天下紛亂,裂土為王者不知有幾人,然國祚綿長者幾無存一。今我燕國之勢雖如旭日,然人主若懈怠國政,荒疏政務,也如流星劃破夜空,倏忽一滅。
得人者興,失人者滅。我燕國正是因歷代先王虛懷引納,愛重人物,受流民世族之心方使我燕國由鮮卑一小邦如今蔚然成也。若如今功業未成而自傲,大廈傾覆為時不遠矣。
“愛妃之言如醍醐灌頂,孤受益匪淺,孤在燕王位一日,便一日從善如流,反躬自省。”
“臣妾謹再拜,燕王千秋無期,燕國萬年。”
“愛妃免禮,快快起身。”燕王欲起身出蘭妃宮室,往燕王寢殿承乾殿而去,處理政務。。
只見蘭妃拉住燕王的手道:“大王之賢陰也不在一時,今日且休息片刻,臣妾剛習得中原風味之小菜,大王賞臉,晌午就在妾之寢宮小憩如何。”
“蘭妃,看來不僅賢,也頗能投孤之所好。”燕王大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