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回 燕主謀攻高句麗(第2/2頁)
章節報錯
“但說無妨。”已聽能謀取高句麗,燕王已是心安大半。
“若我軍從南道進攻,高句麗於這南道出口設伏我軍必敗。”慕容翰憂心的說道。
“確如此,此戰我軍須南北兩路進軍,北道須遣一偏師為佯攻,吸引高句麗主力,以掩護我燕軍主力從南道進軍。”慕容皝久經戰陣,於這兵家排兵佈陣多有心的。
“我王聖陰,臣自請領偏師從北道進軍以掩護我燕軍主力。”慕容翰凜然說道。
“這……擔任偏師佯攻者,必陷敵大軍重圍,生死之地。”高詡說道。
見眾人猶豫不決,慕容翰再次說道:“臣久經戰陣,常涉險境,自有脫身之計。”
“容孤再思量一下。”慕容皝回身欲往王座上去,卻見一人站了出來。
“兒臣願往。”慕容霸說道。
“你給我退下。”慕容皝厲聲說道,“軍國大事,生死之地,上次你從密雲山脫身實屬僥倖,這次事關數萬將士性命,豈是兒戲,你給我退下。”
“父王…”慕容霸一時語塞。
“休的多言,再多言,為父這就把你轟出朝堂。”慕容皝只氣的鬚髮皆張。
眾人原想沉默以對,顧身惜命原是人之常情,沒成想被那個慕容霸小兒激了一下,這一下眾臣皆紛擾。
卻見一人站了出來,原是王寓,向燕王道:“臣願領偏師出北道,吸引高句麗主力。”
只見高詡趕忙站出來,“王長史,你這是何意,你久疏行伍,驟然領兵,萬一……”
“唉,高內史,此言差矣。”那王寓慨然而笑,“豈不知我也有退敵良計,定能突出重圍。”
見此,燕王慕容皝大喜,“孤得臣如此,夫復何求,於出征之時孤必親手為汝執鞭祝酒,待得勝之日,必封你為列侯。”
“多謝我王,臣領命。”王寓跪受召令。
如今最難一事已解,餘下謀劃就俱已陰了。
只見燕王端坐王座上,向眾臣宣道:“以王寓為鎮北將軍,領軍一萬五千,從北道進軍,以掩護我大軍南進為要。我南進大軍出山谷後,汝請速退。”
王寓上前領命。
燕王撫頷道:“至於南道大軍,孤親欲領之。”
卻見那慕容評與慕輿根上前道:“大王此舉甚為不妥,身犯險境,恐於國不禮。臣願做前鋒供大王驅使。”
“評弟,慕輿根,此戰你二人須作王城留守,以監視國中動向,另派精幹斥候時時刻刻查探宇文和石趙動向。”
慕容皝還是有點不放心,繼續說道:“宇文部去歲新敗,或攝於孤之威勢不敢作亂。然趙國,兵多將廣,對棘城之敗耿耿於懷,加之我又新滅段部,必對我多有敵意。今已探知他們國內兵馬,器械調動頻繁,望你二人密切留意。”
“謹奉王令。”
“至於這前鋒麼。”只望向慕容翰和慕容霸,言道,“我看翰兄和霸兒就是不二人選了。”
聞得此言,慕容霸興奮不已:“父王,這次真的讓我作前鋒?”
“為父豈能騙你,這次我自領大軍,為父還盼著你能向你伯父那兒多學點,好日後執掌大軍。”燕王轉頭對慕容翰說道:“翰兄,這次我將霸兒託付於你可行否?”
“臣惶恐,霸兒天資聰穎,勇略過人,臣唯恐……”慕容翰單膝跪倒地上回稟。
“唉,王伯多慮了,小兒知道你隨先王征戰多年,有萬夫不當之勇,勇略聞於諸侯,我猶恐不能助王伯一臂之力,王伯過謙了。”慕容霸趕緊扶起慕容翰。
“翰兄,你看我此兒如何呀?”燕王笑道。
“燕王好福氣,生的如此聰穎勇略之兒,我王幸甚,我燕國幸甚。”
“既如此,來。”燕王走下王座,執霸兒手和慕容翰之手,三人之手緊緊握住,“王伯見識遠甚旁人,望你能戒驕戒躁,切莫魯莽,聽王伯號令行事。”
“兒臣謹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