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回 慕容霸初遇段先(第2/2頁)
章節報錯
“休得騙我。”剛才情勢已漸緩,那知段先一瞬間只轉變神色,轉身又拾起寶劍,揮嚮慕容霸,“今我亡國賤俘,汝等豈會放過我這敵國王族,與其委身於敵國自求屈辱,何不自求痛快。”說罷正欲刺嚮慕容霸,到底慕容霸是男兒,加之已歷實戰,多了一絲警覺。更何況段先氣勢雖足力道弱,那能刺得中他,只刺了一空。段先大愧,回身舉起劍正欲自行短見,卻見慕容霸又揮刀將其打落。
“姑娘好不自知,你也不想想你那兩個侄女。”慕容霸又氣又惱,“我燕國虛懷引納,禮賢下士。別說你是個女子,就是高門豪族,若誠心歸附,我燕國全部既往不咎,按才授予官職。”慕容霸見段先還心有狐疑,笑道,“你那姑姑在燕國不是也好好的嘛,欺負女子豈非大丈夫所為。”言罷那女子也不再爭辯了。
慕容霸隨即吩咐軍士道:“好生伺候段先姑娘,如若有失,拿你是問。”
“公主,方才受驚,我向燕王上表,回軍之日,你和大軍相隨,入我燕王宮內,你那兩個侄女也要好生照顧不是?”
那段先依舊不說話,慕容霸,深深躬身,一拱手,轉身告辭。
慕容霸向前數步,回頭卻見段先還在那裡。此時太陽西斜,春末的餘暉灑在那女子身上,形影孑立,綽約有致,加之皓月之眸更顯悽美。
晚間入軍帳,慕容霸輾轉反側,高弼不勝其煩,“我說,你今兒個怎麼了?白日廝殺還不夠嗎?晚上還折騰我。”
“好好好,你且睡下,我到營帳外走一圈。”慕容霸笑道。
到底是讓段氏餘人等逃脫了,那段龕、段勤、段思從密雲山處敗走,此三人隨趙軍入鄴城,直面趙國皇帝石虎,痛陳燕國勢猛,若不早除必為趙國大患。
鄴城皇宮內,趙國群臣商議,首先啟奏者乃趙國第一猛將石閔,“啟稟陛下,今燕國國勢日彰不可小覷。”
“原來是棘奴啊,那你說說,該當如何”。這石閔雖是養孫,但他素以勇猛聞名於各國,前些年趙國攻燕國棘城大敗,趙軍潰逃損兵折將無數,獨石閔部得以保全。
“燕國上下不可小覷,今已吞併段部,全據遼西,我幽州以北之地盡為燕國所有。”石閔走上朝堂中央,“先者燕國國小,我趙國尚不能把其擊敗,如若燕國再取高句麗、宇文鮮卑,養虎為患,終是我趙國之大害。”
太子石宣不以為意,嘲諷道:“石閔多慮了,今我趙國所患最甚者乃晉室,燕國一隅小邦,有何慮?若因小失大,徒耗兵力,失我趙國之吞併天下大計,汝該何罪?”
“太子言重,孫兒石閔想來英勇,常為前鋒,南征晉室,立有大功,所慮應不差。”石虎向來看重這養子。
冠軍大將軍蒲洪說道:“陛下,石閔所說甚為有理,防微杜漸,應早日剷除燕國。”
專領幽平軍務的司空李農也上前啟奏道:“今燕國已平段部,若來日滅高句麗,宇文,則其無後顧之憂矣,併力南向只有圖謀我趙國。”
太尉張舉也奏道:“燕國君臣上下齊心,加之又有晉室冊封,幽平之地世族競相投奔,若假以時日,必為大患。”
眾臣皆呼:“望陛下早除燕國。”
“既如此,來人頒我召令。”趙王遣內侍宣讀:“命:司、冀、青、徐、幽、並、雍七州之民五丁取三,四丁取二,合鄴城舊兵,整備戰船一萬艘,挖運河通海。運谷千一百萬斛於樂安城。徙遼西、北平、漁陽萬餘戶於兗、豫、雍、洛四川之地。自幽州以東至白狼,大興屯田。徵收百姓馬匹,有敢私匿者腰斬。”
“朕欲於秋後大閱兵於宛陽,以擊燕國。”
“謹遵召命。”
這幽平之地,從雲中,代郡,唐國,令支,漁陽,薊城,右北平,縱橫東西南北上千裡的邊境線上,漸漸戰雲密佈。
盤桓數日之後,燕國班師回國,軍快入棘城只見世子慕容儁帶領留守群臣,出城十里迎接燕軍凱旋,禮樂傘蓋皆已完備。
“父王英武卓絕,今平段部,我燕國南面無憂矣。”世子首先向燕王祝賀。
“世子所言甚是,今遼西之地,已俱為我有,若再滅高句麗、宇文部,則中原可圖。”慕容皝甚為自喜。
“今聞得霸弟又建立功勳,現已能獨掌一軍,可喜可賀。”慕容儁向騎在馬上的慕容霸拱手道。
卻見慕容霸飛身下馬,向世子說道:“儁哥哥監國有大功,我等做臣子的理應為燕國驅使。”
“霸弟此言太過,這建功立業與守城監國,可非同日而語啊。”
“儁哥哥,說笑了。”
此時國相封弈匆匆趕來,上奏燕王道:“大王前些日子,去國日久,那高句麗又不安分起來了。”言罷伸手拿出軍報,“這是慕容恪鎮守平郭城的軍報,大王請過目”封弈遞上軍報,燕王急急看過,卻見其震怒不已,“王釗小兒,孤今欲將你一舉鏟滅。”隨即對眾人道,“速速回宮。”
那燕王率眾人策馬揚鞭,徒留那歡迎道路兩旁的文武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