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弈略微沉思:“王之兄長入宇文,君事不敢廢,然慕容故國意難忘,親事也”隨即向眾人及燕王拱手道:“慕容翰,必有存親而有歸意。”

“既如此那派遣何人確認,接引為好?”高詡問道。

慕容霸上前說道:“此去宇文部,應以精幹人員為要,兒臣願率一親隊,隨行潛入宇文部,以迎王伯。”

燕王示意慕容霸暫且坐下:“我兒其志可嘉,但此事為一秘辛,你驟然深入險境,為父不忍,此事須從長計議。”眾人一陣沉默。

“燕王,諸位王子、大臣,臣舉薦一人定能不辱使命。”王寓上前道:“臣之族弟王車可堪此任。”

王寓起身向眾人道:“諸位王公大臣,臣之族弟常年與宇文部族經商,素知宇文部中情形,此人雖行跡於商賈,然頗有家國之志,我燕國軍隊之戰馬良刀素經此人之手。辦事細膩,思慮周翔,是此行不二人選。”

“我燕國用人素不拘一格,只要於國有益,商人亦何妨,眾臣可知春秋范蠡之故事。”說高詡贊同。

“高大人所言甚是,范蠡助越王勾踐滅吳國,此後又經商作賈,十年內三致千金,世人尊稱其為陶朱公,為義商之祖。今我燕國志於九州,用人應不拘一格。”王寓回道。

“如卿之所言,特命王車通市於宇文部,以窺慕容翰之歸意。”燕王下令。

“領命。”

“長史之弟即為國效命,畢竟非官身,恐多不便,既如此,來人,”言及此,燕王扶王寓雙臂”封王車為燕軍之參軍,即日就職。”

“臣代族弟,多謝我王。”王寓欣喜備至。

“臣也一事相求。”內史高詡突然說道。

“你且說來”燕王問。

“臣之犬子,高弼,已近弱冠,多任俠好施,恐大事不成。今此良機,懇請王大人之族弟能帶領我兒,以期能經歷時事,固其心智。”

“這,恐有多不便……”王寓面露難色。

“我定教導犬子,唯王大人馬首是瞻,謹言慎行,若違令,軍法從事。”

“王長史,高大人話已至此,我看此行也就窺探翰兄歸意,你順了他的意吧。”燕王道。

“既如此,退朝後,到我府中,且視你兒之意。”

“多謝王大人。”高詡忙不迭回道。

朝會結束後,高詡特命其子去往王車宅院,拜見王寓大人和王車參軍。

王寓問道:“小子此去當以何為先?”

“當以王命為先。”高弼正聲而應。

“若情勢危矣,當如何處置?”

“當機立斷,相機行事,若不幸身死,當不漏所託之言。”高弼任俠好施,最重信義。

“然我所託之事,事不彰,名不揚,乃一秘辛,如何?”

“這…可有利於燕國”高弼所行俱為光陰磊落之事,一時也回答不上來。

王車搶白:“大有利於燕國。”

“大丈夫,雖欲揚名於四海,著信義於遠邦。若非如此,然大有利於母國,為家國計,為天下計,雖名分不彰,卻也義不容辭。”高弼神色嚴峻的回道。言畢,卻高弼頭深深低下,只待王車之意。

“公子年歲弱冠,然豪義之情教之眾人卻勝幾分,既如此我與你約法三章,可行。”王車緩緩道:“其一,從今日起,深居緩行,不事張揚,可行乎?”

“此事當然,深以為意。”

“其二,路有不平之事切記忽視,雖有勇力不復出手,可行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