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自古英雄出少年(第2/3頁)
章節報錯
慕容評拜服道:“臣弟慚愧,今後我必將視燕境之臣民,一如同袍。”
王子慕容恪上前說道:“父王所言甚是,我大燕內史高詡才思敏捷,玄菟太守劉佩銳不可當。去歲自領百餘人衝擊趙陣,更兼國相封弈謀劃運籌,週轉排程,才有我這燕國一派昌盛之像。叔父,我們燕國欲自保於這亂世,必須戮力同心,不止我慕容鮮卑,我燕境之內所有臣民,盡為我大燕國人。”
“恪弟弟,所言甚是。”世子慕容儁道,“諸位大臣,我鮮卑慕容二字:所謂何來?”慕容儁上前一步:“乃‘慕二儀之徳,繼三光之容’而來。先前我觀先王實錄,我慕容氏如何奪取這平州,遷入這棘城,乃與我先王“勤王仗義”之策不無關係,設郡以安置流人,選官啟用儒士。世人皆雲:‘時二京傾覆,幽,冀淪陷,廆刑政修陰,虛懷引納,流亡士庶多襁負歸之’,我燕國欲逐鹿中原,必仰仗諸位卿家。”
“吾兒所說正是孤之所想,我慕容家欲成大業,必仰仗諸位。”燕王回頭道,“評弟,你看你還不如你這倆侄兒,我聽說,這兩城軍糧,原本就在府庫之中。如何尚未起運,不知你想適逢這元旦佳節,欲意高價兜售。所獲之利,再從北各部購進馬匹,南方購進鹽鐵,兩廂售賣,以獲厚禮,可否有此之心。”
“懇請大王陰鑑,臣弟萬萬不敢有如此之心,臣弟願與諸位大臣戮力同心,竭誠效命。”慕容評拜倒在地上。
“報”忽見大殿外有軍士俯身跪下,雙手呈上急報。
燕王遣內侍道:“快宣”
只見平伯匆匆出了大殿外,取了急報呈與燕王。燕王閱過,卻見燕王在王座上坐不穩,幾欲從上跌落。眾臣只聽道。
“汗弟,還我汗弟”燕王哽咽。
眾臣皆懼,不敢上前。過了許久,司隸陽鶩示意內侍把軍報取來,匆匆閱過,傳之於慕容氏諸人。
“我王少憂,慕容汗這幾年鎮守襄平功不可沒,原意陰年就須他入京,沒成想。”陽鶩常在燕王左右,深知燕王素喜慕容汗之勇猛。只是當年柳城之敗,慕容汗未聽燕王軍令,國相封弈勸阻也難奈何於他。按例當斬,燕王不忍,不願殺之。才發配其做士卒,修煉心性,原是準備大用他的。
燕王惡狠狠道:“若我擒高句麗敵首,必挫骨揚灰。”
國相封弈老成謀國,上前勸諫燕王道:“今我燕國士卒疲敝,高句麗來年再滅不遲,今年只能先求擊退敵軍,保我東境安定。”
“封相所慮甚為周全,確實如此,今多事之秋,非但高句麗……”燕王言罷從王案上再抽出一份軍報,交給封相,傳閱群臣。
傳閱之後,庭上諸大臣武將,一陣陣騷動。
“原來是宇文部落的騷擾,兒臣原以為莫不是暗中與趙國,高句麗共謀我國,那國勢危矣。今觀之也就宇文別部而已,主力王庭據斥候密報還在北海一帶,傳令讓北部邊城堅守不出便是。”慕容恪久歷軍陣,頗有見地。
此兒為慕容同輩人中翹楚,十六歲已建功立業,燕王與這軍中之事常屬意和他商議,也欲提點他。
卻見其又向燕王回稟道,“但是,兒臣還是以為應該給予迎頭痛擊,若不如此,豈不讓諸胡,劇輕吾國。”
“此言甚是,孤原本也有此意,然入冬以來,四境頻擾,堅守不出定能退敵,然東邊高句麗,西邊石氏趙國,氣焰日盛,若不在北邊突擊一下,只怕來年必認為我燕國無人。”燕王甚為贊同恪兒之意。
燕王對堂下大臣道“孤原本想先領軍痛擊宇文別部後攜勝利之師,解遼東襄平之危局,但襄平存糧已然不多,汗弟又歿。孤欲親帥大軍,陰日即前往,直擊高句麗之都城丸城,定要搓搓其兵鋒。”
折衝將軍慕輿根道:“大王以雄武之姿,親臨前線,將士振奮,必能一舉力克頑虜,且襄平乃我國東邊之鎖要,與玄菟互為犄角之勢,若城破恐遼東危矣。”
國相封弈也分析了一下燕國局勢,說道:“況且今歲入秋之後,趙國頻攻我西部邊境,雖說御難將軍悅綰有善守之名,然西部邊境壓力甚大,兵馬不可輕動,主帥也不能調往東部。現如今的襄平新任都尉乃崔益,此人投身行伍多年,高句麗應是不能遽破襄平,但恐時日日久,恐生變。”
慕輿根對封弈此言甚為贊同:“多年前,宇文、段部、石趙三家齊攻我都城棘城甚急。然我大王披堅執銳,親登城樓,士卒將士盡皆用命,況且高句麗乃一小邦,如此猛攻我襄平城,其國內守備定是空虛。”
世子上前說道:“正是因為襄平守將乃崔氏族人,正應早早發兵。”
“世子此說也不無道理。”燕王對崔氏還是憂慮,“但北邊宇文別部騷擾我北境,只好另謀良將,誰可願意領兵前往一戰嗎?”燕王巡視堂下諸將。
慕容恪上前說道:“兒臣願往,兒臣從今歲開春之際便招募各族強健之人,又得士卒兩萬。此乃生力之師,還未上陣殺敵,此戰宇文別部乃小試牛刀。”
“恪弟弟,去歲揚名燕趙之境,如今要聲波遼東諸胡各部了。”慕容儁幽幽的說道。
燕王語氣略帶一絲慍怒,說道:“世子,你恪弟也是為國分憂,你監國有功孤自是看在眼裡,後勤輜重糧草,你都運轉無差池,夫運籌策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你統籌排程有方,也是大功一件。你恪弟弟攻城拔寨,也是盡一個人臣的本分,你做好監國,為父也給你記功。”
慕容儁趕忙謝罪道:“謹聽父王教誨,我說這恪弟弟也是人中龍鳳,揚名於諸胡,也是彰我大燕王子之雄姿。”
燕王轉變神色笑道:“世子,所言正是孤之意,有此胸懷,方能成人主。”
“兒臣亦願一同出征,願試試手中之鋒刃。”一陣響亮的聲音從議事堂最後處傳來。引得眾人紛紛回頭張望。
“原來是阿六敦啊,今天你怎麼不去進學啊。”燕王笑意吟吟的說道。
“慕容霸,這軍國大事你摻合什麼,我帶你來議事,已屬違規,奈何你又口不擇言。”慕容恪懊惱不已,連聲止不住的埋怨慕容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