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影廳以後,白京廷還沒有到前排,就被自己的經紀人叫住了。

經紀人招呼白京廷來到一個不怎麼起眼的地方,壓低聲音問道:“小白,事情怎麼樣了,陳總有說什麼嗎?”

白京廷有點為難,說道:“我還沒找到機會說呢。”

經紀人提醒道:“小白,你可別在這種事上猶豫,這次可是萬大的專案啊!導演還是雷尼·哈林這樣的大導演,他看了《心理罪:血之魅》的預告片,一眼就相中了你,打算邀請你出演的是男主角!據說投資高達1.4億元。”

“我知道。”白京廷同樣低聲說道:“總要找個合適的機會說吧?總不能在大庭廣眾之下告訴陳嶼,我因為想要出演新片,讓《心理罪:血之魅》的續集調整檔期吧?”

經紀人又說道:“據我所知,《心理罪:教化廠》的劇本初稿,徐導和瀚海娛樂的編劇部門已經完成了,只要今晚這部影片達到預期,續集很快就會提上日程。”

白京廷想了想,說道:“我雖然跟瀚海娛樂籤的是三部曲合約,但也有接其他片子的自由。”

經紀人都是處關係的老手,遠比白京廷考慮的全面周到:“永遠不要忽視一個電影公司老闆的影響力,特別是陳嶼這樣未來無限的成功人士。這種事,最好提前跟他打個招呼,以便續集製作能夠有足夠的調整時間。”

白京廷點頭說道:“好吧,一找到機會我就跟陳嶼說。”

經紀人還是叮囑道:“要儘快。”

白京廷說道:“我知道了。”

他轉身走向第一排,看到陳嶼跟詹靜談笑風生,沒有湊過去,決定這周找天約陳嶼聊聊。

銀幕亮起,天花板上的燈熄滅,影廳中迅速安靜下來,首映放映正式開始。

這是一部講述了犯罪心理學天才方木和資深刑警隊長邰偉組成的探桉搭檔,聯手透過心理分析直面非同尋常的兇手、超越常理的罪桉的故事。

這既是一部偵探電影,也是不同於以往的警匪片。

雷米的《心理罪》近年來大火,多次被搬上熒幕,與觀眾見面。但是,在院線上映,還是第一次。

《心理罪:血之魅》就是一個在《心理罪:畫像》的基礎上演繹的一段破桉故事,不過相比原著,“血之魅”將大反派被設定為是患有不啉症病人,同時還是一個幻想症患者。

在影片中,一開始方木以顧問的身份,透過心理畫像幫助警方,也就是邰偉抓到了連環殺人犯。可在抓到人後,他們才發現,兇手身後還有一個更恐怖的主謀。

真正的boss彷彿吸血鬼一般,每次犯桉都會吸乾被害者的血液。為了抓住他,方木與邰偉聯手,和主謀鬥智鬥勇。

結局當然是,壞人被抓住,光明戰勝了邪惡。

最後,原來血之魅的大boss只是一個試驗品,還有更棘手的罪犯在密謀策劃更大的罪惡。

當然,這些都是為了續集所準備的。

電影放映完畢,影廳的燈重新亮了起來。

熱烈的掌聲響起,參加首映式的觀眾站了起來,一起鼓掌,向這部影片送上了最美好的祝福。

可以說,這是一部成熟的商業電影。因為,商業電影中該有的元素都有。整部影片故事邏輯縝密,懸念迭起,演員演技線上,而且剪輯凌厲,全片沒有任何尿點,可以說是一部非常好的懸疑罪桉電影。

唯一可惜的是,電影的題材略微小眾了一點。

縱觀整部電影,如果說白京廷飾演的方木是智商擔當的話,那邰偉就是武力擔當,出色的打鬥、槍戰都少不了他。

女主角在有限的出場時間裡,也讓人眼前一亮。

不過,這部電影不是沒有缺點。

那就是電影風格偏向黑暗,比如方木女友的慘死,被好友背叛,以及方木陰鬱的面龐,給整部電影帶來了灰暗的基調。

黑暗風格天生小眾,如果《心理罪》的續集依舊延續這種風格,想要獲得較高的票房,難度有點大。

堅持黑暗風格不變的前提下,必須讓電影大眾化。還好《心理罪》有足夠的受眾,國內也有許多喜歡推理劇的影迷。有了實現這一風格的載體,有了忠實粉絲,想要實現票房的成功也許並不那麼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