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一章 那個男人,一張王牌(求訂閱)(第2/4頁)
章節報錯
只是因為時間緊,比較倉促,劇本對於‘劉培強’這個角色的設定,僅僅是畫稿外型和文字描述,真要讓角色活起來,還要看吳晶的演繹。
可以說,正是因為有吳晶出色的表演,才有了這部電影的成功。
因為投資額度的關係,陳嶼在這個專案中再次擔任了製片人。
畢竟是兩千萬美刀的投資,陳嶼即使再怎麼重視也不為過。
當劇本得到各方的認可後,劇組正式成立。
首先就是對地球遠離太陽後的世界進行描述。
儘管《流浪地球》講述的是一個科幻故事,但劇組對相關科學背景不敢有絲毫馬虎,特地請來了中科院以及清北的著名學著專家作為顧問。
《流浪地球》是一個悲壯的故事。
2057年,當太陽迅速白矮星化,整個太陽系的所有行星和它們的衛星都將被吞噬的時候,人類該如何自處?
《流浪地球》選擇了“帶著地球流浪”。
當地球離開太陽系,所面臨的除了寒冬以及永夜外,就是生物大滅絕了。
當我們的地球開始遠離太陽,接收到的光和熱將開始一點點減少。大氣開始降溫,河流湖泊開始逐漸結冰。黑夜將再次籠罩城市,城市開燈的時間逐漸延長,夜晚將成為我們生活的主旋律。
由於失去光合作用,植物逐漸死亡,並引發生物鏈的斷裂,大批動物將走向滅亡。人類由於自身難保,此時更是沒有精力去顧及其他生物,隨著大氣中含氧量逐漸減少,在氣溫變得更冷。
可是,如果當地球政府找到新的,適宜人類生存的星系後,地球的環境必須修復,而物種也需要復原。那麼,什麼樣的物種才有重現的價值,這些則需要專家給出建議。
劇組請的專家和學者無疑是專業的。
雖然沒有經歷過那樣的世界,但是他們彷彿對此頗有研究,總能根據專業知識,從未來世界的風俗、著裝,到日常生活、交通工具和槍械等等為劇組提供專業且有價值的建議。
再就是如何刻畫人類的庇護所地下城。
當地球在完全脫離太陽後並流浪到海王星的位置後,表面溫度可能會接近絕對零度,龐大的海洋將再次被冰川覆蓋。因此人類只能搬到地下城市,依靠地熱資源,繼續生存。
可是,地熱是有限的,而且想要執行恆星發動機,人類必須擁有其他能源。
因此,核能是必須的。
關於地球的動力發動機,以及能源系統,郭凡只提供了草圖。可是,等到正式開拍,草圖必須得到完善。這關係到電影的邏輯,即使是幻想,也必須符合科學構想。
而想要實現,同樣離不開專家和學者。
為了節省資金,實景是必不可少的。
透過層層挑選,在陳嶼的建議下,劇組最終選擇了冰島的瓦特納國家冰川公園成了取景地。
劇本中的地球的地表是一個寒冷孤寂暗無天日的地方,瓦特納國家冰川公園這個常年被冰川覆蓋的地方就成了非常好的選擇。
除了外景地,還有道具也是重中之重。
根據招標,劇組將槍械,還有外骨骼、航天服、休眠艙、火石、太空站部分制景等大型道具的製作交給了mdi工作室。
根據該工作室提供的概念圖紙,陳嶼比較滿意的是工程車。
《流浪地球》製作了主要的車輛,包括軍車,不同形態的運載車,以及工程車。
至於電影中的另一個亮點,外骨骼,這個真的很難弄到。
沒辦法,劇組只能自己動手製作外骨骼道具。
不過作為道具的外骨骼沒有動力源,演員們只能憑藉自身的體力抗下所有負重。
為了讓影片看上去更加真實可信,影片中的各種道具追求真實也是必然的。
與此同時,透過試鏡,郭凡相中了年輕演員曲楚蕭。於是,這位年輕演員非常幸運的在《流浪地球》的合約上籤下了自己的大名,將出演男主角劉啟。
曲楚蕭的片酬非常低,只有30萬元。
其實這次談判很輕鬆,對於出演一部頂級大製作的男主角,小演員們都是求之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