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四章北美票房大爆,新專案(求訂閱)(第2/5頁)
章節報錯
柳燕點點頭,
“那導演呢?”
陳嶼問道:“導演還是用猩玉錕怎麼樣?”
“一般的導演駕馭不了災難片吧?”柳燕皺眉道。
猩玉錕是好導演,可是他太年輕了,也沒有拍過災難片。由他指導的話,真的可以嗎?
陳嶼說道:“經驗都可有學習,而且這部電影說是災難片,不如說是探討人性。和好來塢的那種災難大片比,還是不一樣的。”
《隧道》的故事只是發生在一個城市的隧道里,和那種動輒波及全城全球的災難片還是有著很大的區別的。
說起來,這還是一部小範圍的電影,除了少數鏡頭,大多數鏡頭對準的都是男主角,而這正是猩導所擅長的。
陳嶼說的很有道理,柳燕也沒有在反對。
“陳總,為什麼不兩個專案一起進行呢?”柳燕突然說道。
“兩個專案一起?”
“是啊,《隧道》在國內拍,《釜山行》可以放在南韓,香江或者鈤國都可以。反正是聯合拍攝,同時進行不會影響到隧道,反而可以加快《釜山行》的進度。”
陳嶼沉默不語,琢磨著柳燕所提的建議是否有可行性。
首先是製作經費了,他給兩部電影定的目標是一個億。
其中,《隧道》的製作經費差不多是兩千萬到三千萬,《釜山行》則是七千萬到八千萬。
《隧道》他算的經費因該是差不多夠的。
男主可以請一個當紅男演員,演技好點的演,貴點就貴點。女主有點名氣就行,價格便宜。
其他配角,搜救大隊的對長,政府官員都可以請老戲骨,演技好,價格低。
演員的片酬只要控制在一千萬以內,猩導片酬可以適當調高。整個劇組的片酬只要不超過一千五百萬,那剩下的錢有大部分可以用來製作特效了。
不過隧道的租借費,道具的費用等也是大頭。
尤其是救援裝置等,好些裝置一天的租金都不是一個小數目呢。
所以,還是要儘可能的拉贊助。
植入廣告就不用想了,能拉上地方給予援助才是最實在的。
實在想省錢,以國內的地大物博,找個廢棄的隧道炸掉也不是不行。
這樣一算,《隧道》三千萬肯定是夠了。
再有就是《釜山行》了,這部電影說起來也沒什麼特效,不過大場面倒是不少。群演需要一大批人,還有配角也多。
而且這部電影他還有著野心,想著能和南韓、香江和鈤國合作,如果是這樣的話光演員片酬就是一筆不小的數目了。
不過,好處是可以拉到國外的投資,還有對方的市場,這個目的達到了,製作費貴點也可以接受。
陳嶼點頭道:“可以,兩個專案同時進行也好。猩導可以聯絡了,讓他早做準備。”
“好的老闆,我會盡快聯絡猩導的。”
柳燕說道。
目前國內是白天,美麗國是黑夜,《鯊灘》在美的劇組都在睡覺,她也不想打擾他們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