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他這能站能走,能吃能睡的狀態,這看上去就是患了普通的病似的,可給這位老人家看過病的醫生看來就無法理解了……

這可是癌症!

重新體檢,右腎原發性和肺部繼發性的腫瘤依舊在,看得出來依舊在擴散,身體的各項指標依舊不達標,但卻趨於正常……

這一次過來,老人家是過來拿複查,開靶向藥的。

嗯,按照巫老爺子的囑咐,這個藥要繼續吃,對病情有好處。

……

這醫療奇蹟引起了這名醫生的莫大興趣,居然從這位老人家這要到了巫老的電話,然後不顧家裡人的反對,隻身南下到Q市找到巫老,當著他的面要拜師學醫術……

這是後話了。

關於這個事,之前陳君在和家裡打電話的時候也聽說了,也十分感興趣,也一直跟著巫江濤學習研究中醫的理論,然後總結了一套非常有意思的說法,就是巫老爺子聽了也覺得非常有意思——

嗯,這位學神這段話如下:

“如果把醫學比作是物理的話,那西醫像是從實驗的角度來研究它,而中醫則是從數學的角度來研究!”

“其中,西醫的根本在於實驗,而中醫的根本則在於中醫的‘數學’,就是以周易為源頭,以黃帝內經為整合,以陰陽五行為代表的邏輯學,因此,中醫講陰陽消長、燥暑寒溼!”

“從中醫形成的這一套‘數學’體系,是不能從器官、病毒、細胞、成分出發的,如果中醫講這個那就是偽中醫了,就像數學中不能有元素、原子核、化學鍵這樣的客觀存在概念!也就是說,中醫和西醫都是醫學,但他們體系的建立和理念出發是兩個不同的維度,不能混為一談,更無法比較,但在治療上可以互補……”

“中醫之於醫學,就像是數學之於科學,是組織和描述這些概念的背景,中醫治病的本質在於調整陰陽五行這一套符號的平衡,就像是數學上要完成一個等式的證明!從這個角度來說,中醫不是治病毒、治臟器,甚至不是治病,而是在調整生命能量的和諧平衡,健康只是身體生命能量平衡後的自然產物!”

“這就像可以用兩個蘋果表示1+1=2,也可以用兩個桃子,兩個西瓜……同樣的,也能用生理的、心理的、認知的、衣食住行、居住環境、佩戴裝飾乃至藥物和運動等諸多形式去表現陰陽五行,這就是中醫強調的身心同治,也不拘泥於治療形式的原因。”

“也正因如此,我們華夏國內的中醫開發出來的治療方式除了中藥湯劑,還有針灸、拔罐、按摩、艾灸、推拿甚至還有修腳……這是一種多元又統合的治療方式,怪不得老爺子常說是調理而不是治療……”

“不過,現在中醫依舊面臨一些問題,那就是在中醫層面的許多數學公式還沒有得到醫學界普遍性的安全驗證,這給目前中醫的推廣造成了很大的麻煩!”

總結的最後,陳君還提出了針對中醫現階段遇到的困境和問題,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和看法,徹底驚呆了巫江濤。

“老婆,我覺得中醫需要你!”

他十分誠懇地奉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