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9章 藍羽帝國:經濟改革(第1/2頁)
章節報錯
.在十月份的會議中,有關藍羽帝國的政治問題,基本上都是由楊夙楓作決定的,但是在經濟上,就完全不一樣,參與討論的人卻非常多,討論也非常的積極,幾乎每個參與開會的人都有自己的意見。原來起草好的有關經濟改革方面的內容,都是起草小組認真考慮過的,自認為已經沒有太多地漏洞,可是真正拿到了大會討論以後,立刻被指出了大量的問題,尤其是分組討論的時候,部分內容被批駁的體無完膚,慘不忍睹,代表們就某個內容爭吵的非常的激烈,有些內容和條款幾乎被修改的面目全非。
原因沒有別的,還是最根本的利益在作怪。參加會議的都是來自各個不同行業和不同地區的代表,各有各的利益,想要他們統一意見,的確很難。藍羽帝國目前控制區域下的各個區域經濟發展嚴重不平衡,所制定的經濟政策,對於不同的區域來講,能夠起到的作用全部都不相同,甚至有些區域還起到了反作用,來自那些區域的代表當然不幹。部分法規在針對不同行業的時候,約束力和作用力也不同,部分代表感覺自己的行業吃虧了,他們也不幹。
在政治問題上他們沒有資格發言,但是在經濟問題上他們還是有膽量各抒己見的,這些人,大部分都是新興的資產階級,在藍羽軍刺刀的保護下,他們得以茁壯的成長,積累了大量的財富。藍羽帝國的建立,標誌著他們正式登上這個世界大舞臺,在雄厚地資金實力的支援下。他們開始撲稜撲稜的扇動著自己的翅膀,想要展翅翱翔,一鳴驚人。
代表們激烈的爭論導致本來準備開五天的經濟會議,延長到了十天,光是分組會議就延長了三天,有些問題大會還是表決不下。一直到了最後的第十天,有些問題還是沒有得到完滿地解決,還是有部分代表明確的表示自己保留意見。甚至在會場上哭哭鬧鬧地,吵吵嚷嚷的要親自和楊夙楓見面,有人還在會場當場拉出橫幅廣告,反對某項決議,鬧的一團譁然,輿論紛紛。
接到報告的楊夙楓又好氣又好笑,這些傢伙們為了自己的利益,還真的什麼手段都作的出來。那個拉橫幅的就是薛思綺家族地,因為他們的航運事業受到了威脅。還有格萊美很多大商家的,例如那個沃勒爾公爵,拆分企業防止壟斷的法規也影響到了他,於是這個已經六十三歲的老頭乾脆躺在會場上裝死,死也不肯讓反壟斷的相關法規順利的透過。
10月15日,天氣昏沉沉的,尼洛神京下著大雨,楊夙楓親自來到了會場,整整一天都在監督相關法定的表決透過。楊夙楓出面。這些人收斂了很多,可是還是顯得很不情願,雖然不敢苦惱不敢拉橫幅了,可是言辭還是非常的激烈。最後還是楊夙楓再次出面作惡人,當場拍板。確定了這次經濟會議地主要內容,並且頒佈執行,至於分歧,則在以後的日子裡繼續研究和改善。
這次經濟會議確定的五項主要內容,都對藍羽帝國的後世產生了重大的影響,為藍羽帝國地經濟順利發展提供了有利的臂膀。在幫助藍羽軍順利的奪取整個依蘭大陸提供了堅實了後盾。從此以後,藍羽帝國的經濟發展越來越快,經濟實力越來越強大,反觀依蘭大陸的其他國家,經濟逐漸的萎縮。經濟實力越來越弱,從根本上喪失了和藍羽軍對抗地能力。
第一項內容是國稅和地稅分開。合理保證中央稅收,同時兼顧地方發展。
藍羽帝國原來的稅收是很低的,在天元1727年到1730,基本上是零稅收。因為那時候免除了農業稅,同時對開設的工廠企業提供了三年的稅收免除優惠政策,所以,藍羽軍能夠徵稅地專案根本就沒有多少,只有海關在奢侈品的進出口商獲得部分地收入,在那段日子裡,稅收幾乎是一個被遺忘的名詞了。
在開始的兩三年的時間裡,藍羽軍的主要經濟來源都是依靠外快,依靠攻城略地的時候搶掠別國的國庫,依靠阿方索在索羅門群島搶掠的海盜財富,依靠楊夙楓卑鄙無恥的敲詐和勒索,勉勉強強的度過了前面幾年的時間。然而到了今天,該搶的已經搶得差不多了,該敲詐勒索的也敲詐勒索的差不多了,藍羽軍再也不能依靠這樣的不正常的途徑來維持財政收入。
幸好,對於大部分的工廠企業來說,三年的免稅期已經過去,他們必須為藍羽軍的崛起提供足夠的資金,現在美尼斯核心地區的經濟已經基本發展起來,格萊美地區、紫川道地區的經濟發展相當的活躍,大公司大企業層出不窮,各種科研機構和投資機構也琳琅滿目,充分表現了這裡的經濟活力。在這些地區,也誕生了藍羽帝國的第一批新興富豪,例如在格萊美地區,已經出現了身家超過一億金幣的大商人大富豪,而且數量超過了兩位數。
在依蘭大陸,金川道等地區的經濟也逐漸的恢復了。在整合了其他地區的資源以後,金川道的工業和商業也發展的非常地迅速,在天佑鐵路的兩旁,集中了超過三百家的大型工廠和企業,他們捐獻的的資金使得天佑鐵路在短短六個月的時間裡,就開通了複線,而且還對原來的就鐵路全部更換了鐵軌和枕木,因為這條鐵路線,現在已經成為了他們的生命線。
根據裁冰綃的報告,截至天元1731年9月1日,藍羽帝國需要繳納稅收的企業已經超過了三十萬家。在這樣的背景下,制定相關的稅收政策就顯得非常重要,同時中央和地方的稅收比率也要考慮。按照楊夙楓地考慮,藍羽帝國的商業稅收還是維持在比較低的水平的。主要是幫助部分的資本家完成資金積累,為以後的快速發展作準備。在國稅和地稅的問題上,他希望不要搞一刀切,各個省份都有不同的比率,但是這個比率一旦制定,就不要輕易地更改。
原來的唐川帝國,稅收基本比率是中央和地方七三開,朝廷佔據大頭。但是,這種比率是非常不穩定的,朝廷經常作出改動,而且越來越偏向中央,到後來隨著戰爭的進行,基本上朝廷就囊括了所有的財政收入,地方除了勉強維持以外,根本沒有一分多餘的資金。更別說地方發展了。可是沒有地方的發展,中央財政只會不斷的萎縮,到最後也陷入無以為繼地地步。
經過謹慎的商議,藍羽帝國決定實行分稅制的財政稅收體系。在這種體制之下,將各稅種劃分為中央稅、中央與地方共享稅(簡稱共享稅)、地方稅三大類,將全國的稅務機關劃分為國家稅務局和地方稅務局兩大系統。按照分工,國家稅務局負責徵收中央稅、共享稅、以及相應的滯納金罰金;地方稅務局負責徵收地方稅、以及相應的滯納金罰金。
當然,為了方便納稅人,加強徵管,國稅與地稅之間可以互相委託徵稅。但不管怎樣。中央稅歸中央財政收入,共享稅按規定的比例劃分分別歸中央財政收入和地方財政收入,地方稅歸地方財政收入。徵收的稅款,按照財政收入的歸屬,分別解入中央國庫及地方國庫。
分稅制的實行。有利於國家統一稅法地實行,加強宏觀調控。一方面可以保證中央財政收入,另一方面也有利於調動地方的積極性並保證其財政收入。分稅制的靈活性在於,在某些必要的時候,可以提高或者降低某個地區的中央稅來達成經濟制約和刺激地目的,例如。在某個比較貧窮的地方,例如雲川道等地區,可以大幅度的降低國稅的比率,將絕大部分的財政收入都劃歸地方,以幫助地方積累資金髮展;而在某些比較富裕地地方。例如格萊美和紫川道,則不妨將國稅比例提高一點。為中央財政多做貢獻,同時也限制地方經濟發展過熱的勢頭。
不過,分稅制的實行在這次會議上也是爭論的非常激烈的,尤其是在某些具體省份地國稅和地稅比率上,許多地方總督都為了這個問題爭論的面紅耳赤,總地來講,他們的發言,都是強調地方困難的多,連貞川道等地區也跑出來哭窮。在這個問題上,中央希望能夠得到儘量多的國稅,地方希望能夠保留儘量多的地稅,這永遠都是一個矛盾。
幸好,這個矛盾被楊夙楓強勢的壓下去了,當著所有代表的面,楊夙楓宣佈,部分地方總督被調換了崗位,所有的地方總督都實行交叉輪換制度,每人每屆任期五年,連任不得超過兩屆。那些頭腦一時間過熱的地方總督們,立刻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所在,同時也意識到了中央的威嚴,立刻變得妥妥帖帖的了。藍羽帝國的官員輪換制度也從這時候開始正式的實施了。
這次經濟改革的第二個內同就是建立中央企業,將經濟命脈控制在國家的手中。
隨著藍羽軍經濟的發展,大型企業不斷的出現,在格萊美,在紫川道地區,都出現了部分非常龐大的企業。這些企業擁有雄厚的經濟實力,龐大的科研研究隊伍,還有數量眾多的員工,非常強的產品生產能力,其所生產的產品一般都佔據了市場份額的百分之十以上,對該產品的市場具有非常高的控制能力,他們的稅收,也成為藍羽帝國主要的稅收來源。
例如碧江府曾家的陶瓷,就控制了整個陶瓷產業的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市場份額,每年的營業收入超過了七千萬金幣,利潤差不多接近一千萬金幣,上繳的稅收也超過一千萬金幣。還有格萊美地區的沃爾多夫鋼鐵廠集團,擁有十四家不同的鋼鐵企業,年產值超過一億金幣,每年的利潤和稅收也都超過了千萬金幣。
藍羽帝國高層覺得,有必要自己掌握一些關係國計民生的企業。例如鋼鐵、電力、水泥、交通、航運、通訊等企業,以應付非常時期地需要。將部分大企業納入中央管理的好處是可以直接獲得大量的穩定的國稅收入,同時,大型企業納入中央管理,可以制定比較好的管理政策,防止這些企業在制定某些政策的時候出現大的偏差。這些企業都關係到國計民生,一旦出現破產的情況,將會給經濟帶來災難性地後果。給整個社會也將帶來極大的震盪。
經過雙方的協調談判,大約有四十多家大型企業接受了藍羽帝國的直屬管理,正式成為藍羽帝國的中央直屬企業。不過,在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問題上,還有很多的問題要在以後的日子慢慢地理清。這些大型中央企業從藍羽帝國高層那裡的到政策上的扶持,而藍羽帝國則從他們那裡得到厚實的經濟基礎。
由於楊夙楓個人在前世對壟斷企業的醜陋行為相當的深刻,所以這次經濟會議的一個比較重要的內容,就是反壟斷。藍羽軍的崛起。帶動了大量的新興資產階級地崛起,部分有膽量有眼光的大資本家,充分了利用了藍羽軍給他們的政策和機會,發展起了一批大型的企業,從中獲得大量的利潤。由於沒有太多地對手,所以他們發展的很快,所生產的產品很快佔據了大量的市場份額,其壟斷的地位也不知不覺地形成了。
還是拿碧江府曾家的陶瓷產業來講,他們生產地陶瓷佔據了超過百分之六十的市場份額,他們可以輕而易舉的利用強大的資金力量和經濟手段來打壓自己的對手。達到控制市場地目的。還有高陽府地裁家,他們也基本壟斷了紡織行業,其壟斷的程度甚至比陶瓷產業還高,藍羽帝國控制區域內的所有紡織品,幾乎都是裁家出產的。有著蘇綾鱈和裁纖纖等人時不時地指點和照顧,裁家在市場上的能力實在太恐怖了。
很顯然,在剛開始的時候,這樣的大型企業對市場的引導是很強大的,可是,當他們開始採用公平競爭不能容許的手段來阻撓對手的發展的時候
它們就會對經濟發展起到反作用,壟斷的弊端也開始逐漸的表現出來了。這是有資料可以顯示的,在競爭充分的鋼鐵和通訊企業,新技術層出不窮,而陶瓷產業和紡織產業。新技術的發展明顯的放慢了,在整個天元1731年。鋼鐵企業誕生的專業技術超過一百三十項,而陶瓷產業和紡織產業的專利技術,加起來還不到二十項。
不過,想要拆分壟斷行業可不是容易的事情,能夠將企業做到壟斷行業地步的,有哪個是生油的燈,又有哪個和藍羽軍自己的高階官員沒有密切的聯絡?裁家就不用說了,裁冰綃是藍羽軍的財政大臣,沃勒爾公爵也不用說了,本身就是格萊美最有權力的人之一,至於別的,最少也是未央宮的總廚(曾偉曾胖子)。
在楊夙楓的頑固堅持下,反壟斷法被強行透過了。所有的同型別企業,都需要建立至少兩個以上的企業,如果沒有的,則強行拆分,絕對不允許壟斷市場,操縱市場。在裁家姐妹的暗示下,反壟斷法透過的前幾天,高陽府裁家主動地拆分了自己的紡織企業,拆成了三個規模相當的公司。在反壟斷法透過的第二天,碧江府曾家也不得不拆分了自己的陶瓷企業,曾曾珙的幾個兒子分別成為了各個不同的沒有隸屬關係的公司的領導者。同樣被拆開的還有其餘的三十多家大型壟斷企業,藍羽帝國的經濟秩序重新回到了公平競爭的&網,吸引了更多企業的開辦。不過,對於這次拆分,究竟是利多還是弊多,直到今天也是爭吵不斷的話題。
“壟斷阻礙競爭。”這是那次經濟會議上楊夙楓說的最多的幾句話之一。不過真正理解這句話的代表們不到十分之一,大部分的人都認為,這是楊夙楓眼紅他們的財富,所以,他們私底下悄悄地想要和楊夙楓商議,將部分的股份轉讓給他個人,這的確是很誘人的建議,結果股份被楊夙楓收下了,但是拆分地步伐卻沒有停止。那些代表們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只好用昂貴的學費來認清楊夙楓的嘴臉。
“你們將錢送到他那裡,肯定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啦!”得知了這個內幕訊息以後,別的幾個大商家都幸災樂禍的發出了會意的微笑。他們都是跟著楊夙楓長大的,怎麼會不明白楊夙楓的做法,他認定地事情。哪怕你送他再多的好處,也是沒有用的,反而是賠了夫人又折兵。不過,這次楊夙楓也的確狠了一點,好幾家大企業的股份,每年進帳可以超過一千萬金幣,足夠他那幫女人們好好的過日子了。
不過,楊夙楓身邊的女人們需要靠他的錢過日子麼?笑話!除了香雪海地幽若紫蘿師徒以外。換了其他任何一個,都要比楊夙楓有錢多了,個個不是女王就是名人之後,背後都是有大家族支撐的,就連出身貧寒的紫悅小姑娘,也從蘇菲采薇的航運企業那裡得到了不少的股份,御用醫生啊,誰不願意巴結?生男生女學問可大著呢。要不然,後來的楊夙楓婚禮就不會鬧得沸沸揚揚轟動天下了。
在藍羽軍內部引起強烈激盪的,除了拆分壟斷企業以外。還有一個關注的焦點,那就是有關軍工企業走向市場化的問題。楊夙楓提議,將藍羽軍的軍工企業推向市場,以市場經濟地模式進行運作,一來減輕藍羽軍的負擔。二來透過競爭促進技術的發展。畢竟,技術發展到現階段,楊夙楓覺得自己腦袋裡的學識已經被敲榨的差不多了,軍工企業必須依靠自己地技術力量生存了。
藍羽軍的很多高階領導都擔心,將軍工企業推向市場,會不會導致喪失生存能力。畢竟,他們設計的主要是武器,而且,就目前為止,他們的武器銷路只有藍羽軍一家。萬一藍羽軍暫時不需要那麼多的武器。這些軍工企業豈不是要陷入嚴重的生存危機?為了生存,他們也許會不顧一切地將武器賣給藍羽軍的對手。結果最後吃虧的還是藍羽軍。還有,萬一在前線最緊張的時候,這些軍工企業趴窩了,那就更麻煩了。
楊夙楓心裡冷冷的笑了笑,清楚地告訴他們,軍火生意才是最好賺地,簡直是一本萬利,尤其是軍火出口。軍工企業走向市場以後,他們絕對不會坐以待斃,反而會更加積極的推動藍羽軍地軍事工業前進,甚至推動藍羽軍的軍事行動步伐,畢竟,只有不斷的打仗,只有不斷的賣軍火,他們才能獲得大量的利潤。到時候,恐怕藍羽軍自己不想打仗,軍火供應商也會全力推動藍羽軍打仗的,
按照楊夙楓的要求,藍羽軍需要的每樣武器,應該至少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軍工企業可以生產,當藍羽軍有新武器需求的時候,他們必須拿出相應的競爭產品,然後藍羽軍從中挑選最出色的產品。根據這樣的原則,藍羽軍的後勤軍工廠被拆分為十一家大型的武器製造企業,其中包括琶洲造船廠、納茲雷特輕武器研製中心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