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伊巴丹(3)(第2/3頁)
章節報錯
在沒有足夠多地海軍戰艦負責巡邏護航之前,楊夙楓不想提前介入加勒濱海的爭奪,儘管藍羽軍海軍的北海艦隊已經因此而作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在加勒濱海方向,特蘭克斯艦隊和札蘭丁艦隊都已經準備的差不多了。特蘭克斯艦隊已經經常的遊弋在伶仃洋的出口處,好像銅牆鐵壁一樣的抗拒著哥歐海盜的挑戰。札蘭丁艦隊也基本準備妥當,準備協助特蘭克斯艦隊作戰。
但是影響加勒濱海戰事的最大問題不是海軍艦隊,而是後勤的物資分配。
儘管藍羽軍已經在過去的兩年裡發揮了極大的能動性,建立了大量的工業基地,到處開挖礦山,夜以繼日的生產軍需物資,但是,由於許多新工廠都還處於建造或者剛剛落成之中,所以現有的物資供給還不能同時滿足多個方向作戰的需要。
尤其是伶仃洋的沿岸,由於工業基地建設的時間比較晚,所以目前就能夠投入使用的只有一部分。在陽川道,在安萊王國,在梅里達王國,在米亞雷王國,許多工業基地都還處於建設的階段,距離投入使用至少需要一年半載的時間。這些工業基地,還需要完善的交通設施的配合,在羅尼西亞聯邦地區的鐵路網逐漸連通起來之前,資源還不能完全共享,這些,都需要時間。
目前真正發揮作用的,還是位於紫川道和格萊美王國的各大工業基地,但是這些工業基地所提供的物資,大部分都運輸到了魯尼利亞前線,在魯尼利亞戰事尚未結束的時候,它們生產的物資,不能轉移到別的方向,這是對加勒濱海方向戰事的最大的制肘。
由於哥歐海盜的阻攔,登陸伊麗納暫時還只能是一個美麗的設想,當然,陸陸續續的派遣小部隊進入伊麗納,逐漸控制那裡的有影響力的地方勢力和官員,還是必要的。事實上,特蘭克斯從來沒有停止過暗中控制伊麗納王國的計劃,他早就有密切的計劃,要將伊麗納作為日後藍羽軍北海艦隊的新基地。
楊夙楓想來想去。覺得也只有選擇從崇明島出發,越過兩千八百海里地海洋,直接在唐川帝國的東海岸登陸了。這條路線雖然看起來是最危險的,但是經過詳細的考慮,卻是最可行的,基本上。也是目前唯一可行的。
珊瑚海地氣候沒有加勒濱海那樣的惡劣,海面上大多數的時候都是風平浪靜的,利於海軍陸戰隊的長距離輸送。雖然在風平浪靜的海面上,船隻航行的速度有點慢,但是對於運輸船隊來講,最需要的不是速度,而是穩定和安全。這條運輸路線,將是曠日持久的,有可能需要維持三到四年的時間,海洋氣候是最關鍵地因素。
瑪莎國的海軍艦隊在崇明島爭奪戰以後。就開始退縮到了洛娜王國南部的海洋裡,很少出現在了珊瑚海的位置,使得藍羽軍運輸船隊面臨的危險也要降低了許多。珊瑚海雖然偶爾有靈性地海盜出現,但是這些海盜都沒有形成氣候,只需要在運輸船隻上裝上兩把機關槍就可以將他們驅趕。而且隨著藍羽軍大量海軍艦隊進入珊瑚海。這裡的海盜能不能繼續生存還是問題。
選擇這條路線,比較大的困難就是運輸船船隊的數量。即使只有一個海軍陸戰團的兵力在銀川道登陸,每天也要消耗不少地糧食彈藥,糧食可以就地統籌解決一部分,但是彈藥卻必須從美尼斯地區運輸。就算最近也要從崇明島地區輸送,來回往返的時間,也需要至少三個月。
換句話來說。就是登陸後的藍羽軍海軍陸戰隊官兵,所使用地每一顆子彈,都需要從兩千八百海里的地方運送過來。兩千八百海里,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它足以讓目前的藍羽軍後勤運輸船隊崩潰。除非將後勤運輸船隊的規模擴大三到四倍,否則難以承擔這樣的任務。
幸好,越來越多的情況表明,在銀川道地區,有著比較完善的礦產分佈。這些礦產對於唐川帝國和赤煉教來說,都沒有太大的作用。但是對於藍羽軍來說,卻是必不可少地製造子彈的原料。根據軍工部門的預測,如果有著完善的礦產資源,他們可以在銀川道建立足夠數量的彈藥廠,為藍羽軍提供最基本的機槍步槍子彈和迫擊炮的炮彈,但是這需要六個月的時間。也就是說,在最理想的情況下,藍羽軍登陸部隊在前面的六個月的時間裡,依然需要依靠遠洋運輸來滿足自己的需要。
雖然沒有最後決定,但是楊夙楓已經傾向於從銀川道地區登陸,藍羽軍海軍和海軍陸戰隊已經為此展開了一系列的準備工作,藍羽軍海軍司令雨飛凡已經被授予全權指揮這場規模空前的登陸戰。
藍羽軍海軍隨後開始了大規模的探索活動,雨飛凡秘密的派遣了大量的優秀船長駕駛龍牙戰艦,前往珊瑚海和南海的各個海域,仔細的勘測各地區海洋的詳細情況,書面紀錄海洋資料。另外,前往南洋群島各海域探索的戰艦也已經出發,甚至有人被賦予了前往巴比里亞群島附近海域執行勘察的任務。
藍羽軍的海洋勘察工作其實早就在年初就已經展開,在崇明島的爭奪戰以後,探索活動就進入了**,考慮到瑪莎國海軍恢復元氣需要至少半年的時間,暫時沒有大規模的戰事,所以雨飛凡派遣了大量的龍牙戰艦單獨行動,進入那些藍羽軍還沒有獲得水文資料的海域進行測量,一時間,整個大南洋海面上都是藍羽軍的龍牙戰艦,湧現了非常多的英雄事蹟和英雄人物。
其中,有一個叫做楊帆的龍牙戰艦艦長,率領自己的四十六名手下,不辭辛苦,千里迢迢的前往普吉島以南的瑪莎國南部海岸進行測量。這是藍羽軍的海軍戰艦第一次出現在瑪莎國原始控制的海域,引起了瑪莎國海軍的極大恐慌,瑪莎國海軍司令宇文瀚海震怒之下,出了大量的戰列艦圍追堵截,但是楊帆憑藉自己的出色航海技術,還是成功的完成的任務,順利的返回崇明島,途中還俘虜了瑪莎國海軍的一艘金剛級戰列艦。
為此,楊夙楓還專門就此事向楊帆頒發了一枚軍功章。並且將他從海軍上尉晉升為海軍少校。這個嘉獎引發了其他艦長地羨慕和妒嫉,於是他們也努力的想要在探索中做出不平凡的業績,許多人冒著生命危險進入了許多還沒有人類進入的海域,創造了數不勝數的壯舉。
可以說,在未來的半年之內,還都是藍羽軍海軍地大探索時代。大探索並不僅僅是瞭解海洋的情況。更重要的是練兵,要在遠洋航行中鍛鍊海軍將士的忍耐和膽量,鍛鍊他們的意志和毅力。藍羽軍的海軍裝備,尤其是火力方面,要比瑪莎國海軍先進的多,但是在人員的基本素質上卻有所不如。所以楊夙楓希望,能夠透過大練兵,提高藍羽軍海軍將士的基本素質,當哪一天瑪莎國海軍也裝備了大威力火炮的時候,藍羽軍海軍將士也有足夠地勇氣和技術去取得勝利。
只可惜。海軍鋼鐵驅逐艦的問題依然存在很多,使得海軍的換裝計劃一拖再拖,現在已經沒有人敢預測明確的換裝時間了。在海軍鋼鐵驅逐艦的研究中,楊夙楓也不得不感慨,鋼鐵驅逐艦地生產畢竟不是解決一兩項的關鍵技術就可以的。它需要的整個國家或者地區的工業水平,需要所有地尖端科技的配合。
透過實驗艦獲取的大量資料,鋼鐵驅逐艦作了大量地改進,基本的結構解決了,排水量縮小到了一千五百噸左右。船體的結構也作了大規模的修改。然而,在第二艘試驗艦的建造過程中,又發現了大量的問題。例如鋼鐵的強度難以承受122毫米艦炮的後坐力,四座122毫米艦炮的炮塔太重,需要大量地減負等等,這些問題都必須逐條的研究解決。
同時,鋼鐵驅逐艦的蒸汽動力也需要不斷的改進。原來裝備的蒸汽機體積太大,現在必須縮小,但是其所輸出的功率不能減少的太多,否則會影響戰艦的速度。按照楊夙楓的要求,鋼鐵驅逐艦的平均航速應該超過十二節。最大航速應該超過二十節,這是一項不小的難題。
由於鋼鐵戰艦的排水量大量的減少,使得戰艦上面運輸的燃料也大量的減少,在一定程度上縮短了戰鬥巡航距離,在航行過程中,它必須可以得到有效的補給,才有可能繼續作戰。用弗萊徹的話來說,這些鋼鐵驅逐艦簡直就是專門為北海艦隊建造的,因為加勒濱海錯落有致的島嶼,可以有效的給鋼鐵驅逐艦補充燃料。而在茫茫無際的珊瑚還和亞丁海,中間根本沒有補給的地方,鋼鐵驅逐艦根本跑不遠,無法有效的發揮作用。
對於弗萊徹的不滿,楊夙楓也不得不承認,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海軍驅逐艦的確是為北海艦隊而定製的,除了燃料方面的問題不說,和哥歐海盜的游擊戰也是蒸汽動力鋼鐵驅逐艦的拿手好戲。楊夙楓有絕對的自信,在沒有狂風的情況下,哥歐海盜的北海三角帆型快速船就算速度再快,也無法逃脫藍羽軍鋼鐵驅逐艦的追趕,在海戰中的靈活性就更加不用說了。
山風吹蕩,楊夙楓情不自禁的覺得身上有些涼意,在旁邊侍候的薛思綺急忙給他披上一件風衣。
楊夙楓默默的嘆了一口氣。
如果說海軍鋼鐵驅逐艦已經有了一定的底子,還有希望繼續改進的話,那麼空軍的飛艇部隊目前的情況只能用一團糟來形容,難以看到光明的未來。
儘管在一個多月之前,施密特和米奇爾兩人就成功的搗鼓出來了藍羽軍的第一艘飛艇,並且成功的駕駛飛艇在人不知鬼不覺地情況下,進入到了魯尼利亞的死亡之路漂亮的灑了一把,讓毒蛇們來了一個勝利大逃亡,讓大家都看到了飛艇的希望和價值所在,但是,接下來的事情,卻幾乎全部都是令人沮喪的。
先是那艘飛越了一千多公里進入魯尼利亞王國境內投彈的飛艇,在歸航降落的時候,發生了氫氣洩漏事故,起火燃燒,火勢之猛烈,嚇壞了周圍的所有人,導致飛艇上有三個技術人員被活活燒死,屍骨無存,施密特和米奇爾兩人也被不同程度的燒傷,米奇爾甚至連眉毛、頭髮都全部被燒掉。成了名副其實地出家人。
在格萊美王國的恩梅納地區的藍羽軍空軍基地,施密特已經生產了六艘同樣型別的飛艇,但是在如何展開訓練的問題上,卻誰也不敢拿定主意,也沒有誰有膽量決定應該怎麼做,因為即使是他。也無法打包票,確保這些飛艇不會出事。這種顧慮使得很多有心於藍羽軍空軍的年輕人望而卻步,不知道如何下手。
這種現象直到沈翔雲到那裡報到以後才有所改善。
沈翔雲臨時組織了一群熱血青年,包括李甲陸、許儒龍等人,當眾簽下了生死狀,聲稱自己個人對訓練中出現地一切事故負責,終於成為了藍羽軍空軍的第一批飛艇的飛行員。他們的做法後來得到了很多熱血青年的嚮往,從此以後,在參加空軍部隊之前,要寫下生死狀成了不成文的規矩。只有做好隨時犧牲的準備,才有資格加入藍羽軍空軍。
飛艇的最大問題還是動力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