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呂宋位於呂宋島的北部,是呂宋王國的統治核心,擁有碧瑤、錫龍兩個大城市大港口,現有土地面積七萬多平方公里,人口約八百萬人;南呂宋位於呂宋島的西南方,擁有呂宋島歷史最悠久的城市蘇里高,是呂宋王國中土地面積最大的一部分,現有土地面九萬多平方公里,人口約七百萬人;棉蘭老位於呂宋島的東南方,擁有奎松城等大港口,是呂宋王國中人口最多土地最好的一部分,現有土地面積約六萬多平方公里,人口約一千四百萬。

呂宋島三足鼎立的局面不是最近的時間才形成的,而是歷史遺留問題。在歷史上,呂宋島就曾經多次統一,又曾經多次分裂,分分合合,合合分分,不曾間斷,但是分裂的時間顯然要比統一的時間多的多。呂宋島的最近一次分裂是在天元的1560年左右,至於具體的原因,已經沒有辦法來考究,這次分裂以後,雖然歷經數十年的戰亂,但是呂宋島上卻始終沒有哪個勢力能夠一統全島。

後來唐川帝國的實力崛起,唐川海軍艦隊涉足呂宋島,並且派遣強有力的軍隊在呂宋島登陸,並且源源不斷地提供後勤支援,經過一百多年的努力,不知道消滅或者拉攏了多少當地的地方勢力,才終於成立了所謂的呂宋王國,將哈什米安的先祖送上了國王的位置,組建了一支所謂的呂宋軍,完成了呂宋島表面上的統一。

但是,隨著後來唐川帝國的實力不斷的衰退,唐川帝國對呂宋島的影響力也在逐漸的削弱,呂宋島的地方勢力重新的抬頭。尤其是隨著唐川帝國駐軍的撤走,呂宋島的地方勢力重新活躍起來,而且根本不將國王哈什米安,他們眼中的唐川帝國的傀儡,放在眼裡。唐川軍隊撤走以後,所謂的呂宋王國立刻在一夜之間成為歷史。

總而言之,現在的呂宋王國,其實只是一個虛殼,一個曾經被唐川帝國用武力支撐起的虛殼,現在這個空殼也都被打破了。呂宋島的實權,始終掌握在三個地區的領導人手中。這些領導人,一般都是各大部落的首領,或者地方有權有勢的地方實力派,擁有強大的私有武裝力量。他們之所以願意組成一個所謂的呂宋王國,無非就是因為當初唐川帝國的強大武力震懾,現在既然唐川帝國的武力已經不存在,那麼這個呂宋王國的解散也是必然的。

但是,呂宋島的地方勢力並沒有獲得自由發展的機會,甚至連相互攻擊的時間都沒有。因為隨著唐川帝國的退出,瑪莎國跟著趁虛而入,重新成為呂宋島最大影響力的一方。瑪莎國軍隊現在正在逐漸的控制呂宋島,據說登上呂宋島的瑪莎國軍隊已經超過了五萬人。

“三個地區平常的關係很差?”楊夙楓忽然皺眉問道,因為他看到了虞嫚媛在情報分析中專門用紅字將這幾個字畫有下劃線,提醒自己的注意。

“很差,基本老死不相往來。”虞嫚媛冷冷的說道。作為生意人,她當然對貿易封鎖和邊境隔絕的政策最為敏感,商品不能自由流通,就無法賺取高額的利潤。呂宋島的境況就是如此,使得東海堂的生意在呂宋島沒有辦法自由的開展。

呂宋島三個地區之間的根本矛盾在於宗教和資源。

宗教信仰是最基本的原因之一。

自從有歷史記載以來,呂宋島上的居民大部分信仰的都是原始的佛教,後來經過不斷的傳播和改良,還有統治者的大力推廣,佛教成為了呂宋島居民最普遍的宗教信仰,無論是北呂宋、南呂宋,又或者是棉蘭老,都有大量的佛教徒,寺院和僧人遍佈全島,僧人享有相當高的地位,不需要當兵,也不需要納糧,使得很多居民都願意做出家人。

根據教派來分,呂宋島絕大部分居民信仰的乃是大乘佛教,這是一直流傳開來的。但是,隨著唐川帝國勢力的進入,這種情況開始發生了強硬的變化。唐川帝國信奉的乃是小乘佛教,而呂宋島的原始宗教卻是大乘佛教,因此,唐川帝國的小乘佛教的僧人們希望利用國家的名義和軍隊的武力,強迫呂宋島的居民改信小乘佛教。從天元1600年前後開始,唐川帝國就開始了大規模的改信宗教的宣傳活動,希望達到從宗教上控制呂宋島的目的。

呂宋島的北呂宋地區是唐川帝國控制的最早也是最牢固的地區,所以經過不懈的努力,那裡的居民絕大多數都已經改信小乘佛教,只有極少數的例外。對於不肯改信小乘佛教的居民,唐川帝國採取了放任自流的做法,任由信仰小乘佛教的佛教徒對非小乘佛教的佛教徒大加欺壓,甚至採取極端的宗教迫害手段,面對因為宗教信仰造成的紛爭甚至人員傷亡事故,不聞不問,不理不睬。到目前為止,北呂宋的居民已經是純一色的小乘佛教教徒了。

南呂宋對於大乘佛教的根基卻很深,雖然唐川帝國對南呂宋也花費了大量的功夫,並且採取了一些不能公諸於眾的措施,殺了不少人。但是,即使如此,南呂宋的大部分居民依然對大乘佛教情有獨鍾。受限於唐川帝國進入呂宋島的實力有限,所以唐川帝國的軍隊並沒有能夠長期的在南呂宋駐軍,始終無法讓南呂宋像北呂宋一樣乖乖的臣服於金龍戲珠旗之下。在南呂宋,因為大小乘佛教的爭執,教徒們經常鬧出人命來,各地方勢力也不統一,經常互相攻擊,戰火不斷。

至於棉蘭老地區,那裡的宗教信仰就更加的複雜了,絕對不是三言兩語就可以講清楚的,甚至可以專門寫一本書。棉蘭老地區的地形結構很複雜,人口結構也很複雜,既有大量的不同部落的村民,也有大量的海上外來人口,三教九流,什麼樣的都有。根據不完全的統計,棉蘭老地區起碼有三百種以上的宗教,多則教徒數百萬,少則數千。各種不同宗教之間的矛盾和殘殺也是屢見不鮮,不知道有多少人因為宗教信呀的原因而被殺死。

今日的棉蘭老地區,宗教主要勢力乃是大乘佛教和棉蘭老教。大乘佛教是最原始歷史最悠久的宗教之一,擁有不菲的教徒數量,不值得奇怪。但是,棉蘭老教的興起,卻是近十幾年的事情。僅僅十多年的功夫,棉蘭老教就一躍而出,大有取代大乘佛教成為棉蘭老地區第一大宗教勢力的趨向,其擁有的教徒數量超過了五百萬人。棉蘭老教的迅速崛起,這不得不令人懷疑其中是不是有強大實力的後臺作為支撐,又有著有當地統治者的有意的引導。

除了宗教之外,資源方面的爭奪也是三個地區之間矛盾緊張的原因之一。

呂宋島的資源分佈一向不平衡,各地去的資源特點非常突出。

北呂宋山地比較多,出產大量的礦物,包括煤礦、鐵礦、銅礦、鉻礦等,這些戰爭物資產量很大,質量也很好。這些礦物都是唐川帝國最需要的,所以唐川帝國當初就先控制的就是這裡。然而,相對而言,北呂宋的糧食產量並不大,大概也就是僅僅能夠維持自給自足而已。

南呂宋則是世界聞名的糧食產地,水稻可以一年三熟甚至四熟,因此稻米的產量非常大,而且米質優良,附帶出產的水果等副食品也很多。南呂宋所產糧食的三分之二都是用來出口的,大量出口的物件就是唐川帝國。然而,南呂宋的礦產產量始終不足,使得它沒有辦法發展工業。

如同複雜的宗教一樣,棉蘭老地區的特產也是很特別的,這裡的礦產和糧食產量都不是很大,但是商品貿易繁盛,往來的商人和商船都很多。只不過,棉蘭老地區的商品貿易,乃是指黑市的商品貿易,尤其是來自所羅門海盜的貨物。這裡靠近所羅門海域,是所羅門海盜的天然銷贓點,每年都有大量的海盜船透過這裡銷售贓物。因此,即使走在大街上,也會碰到很多海盜模樣的人們,而事實上,他們的確就是海盜。

為了獲取鉅額的利潤,棉蘭老的地方勢力和所羅門海盜都有很密切的聯絡,這也是唐川帝國痛恨這裡的原因之一,因為所羅門海盜每年都要給帝國造成巨大的損失。唐川帝國軍隊登上呂宋島以後,一直都對棉蘭老地區採取了高壓的政策,甚至不惜以殺人作為震懾的手段。但是,正所謂壓得越緊,反抗就越大,棉蘭老地區的地方勢力對於唐川帝國也是最反感的。

“呂宋島的武裝力量怎麼樣?”楊夙楓皺眉問道。

虞嫚媛淡淡的說道:“呂宋島的軍隊?我,我認為我們將其稱為各地方或者各種族各部落的私有武裝力量更為合適,因為它的組成部分是在太複雜了。”

在唐川帝國的大力扶持下,呂宋王國在天元的1666年正式建立,並開始組建王國軍隊。但是,在王國成立以後,許多人才發現,要組建一支國家軍隊是多麼的困難。呂宋島上的武裝力量多如牛毛,但是都是私人武裝,或者是地方勢力武裝。想要他們將這些私有軍隊交出來,那是不可能的事情。王國雖然屢屢下達命令,卻始終沒有人來執行。最後,在無奈之下,唐川帝國只好在北呂宋的地方勢力中,挑選了一兩家比較大的,組成了所謂的呂宋軍,號稱五萬,實際上只有一萬五千。

對於其他的地方武裝勢力,唐川帝國採取了打和拉的兩手策略。對於那些不聽話的地方勢力軍隊,唐川帝國堅決消滅,甚至整個部落的滅絕,既是徹底剷除反抗者,又可以來震懾其他勢力;對於那些觀望不定的,則採取收買或者威懾的措施;而對於部分傾向於唐川帝國的,則大力扶持,甚至在金錢和政策上予以特殊的對待。

呂宋島中部的大將軍城,就是唐川帝國勢力最強大的地方。唐川軍隊常年在這裡駐紮,既是保護北呂宋的安全,又是威脅南呂宋和棉蘭老地區。在朱顏驚率領唐川帝國邊防軍駐紮在這裡的時候,呂宋島上的地方武裝力量都顯得相對的安靜,因為他們中的不少人都嘗過了朱顏驚的狡猾和狠辣,惹翻了他,那是絕對沒有好果子吃的,除非上船出海,否則肯定是死路一條。

然而,隨著朱顏驚率領唐川帝國邊防軍撤走以後,大將軍城交給了北呂宋的軍隊防守,自然而然的就失去了對南呂宋和棉蘭老地區的威脅力。因為在三個地區的武裝力量中,北呂宋的軍隊戰鬥力乃是最差的,這都是唐川帝國為了便於控制而人為的結果

呂宋島武裝力量混亂的局面,註定了這裡將難以成為一個統一的國家。但是,對於外來勢力的進入,這種混亂的局面卻也是一個契機。無論是當初的唐川帝國,還有現在的瑪莎國,都能夠輕而易舉的登上這塊肥沃的土地。唯一需要考慮的就是,登上去以後如何維持和發展的問題。

“如何打?如何拉?打誰?拉誰?誰必須打?誰必須拉?這些都是很要命的事情。”虞嫚媛深有感觸地說道,似乎對呂宋島的形勢做過很深刻的研究。

楊夙楓忽然想起,自始至終,東海堂在呂宋島上面都沒有完善的商業網路,難道就是因為這個原因而導致的?連東海堂都無法在那裡生存,可以想見那裡的地方勢力的強大,看來沒有強大的武力作後盾,沒有強大的軍隊開路,還真的有點麻煩呢!

“你出錢,我們出力?”楊夙楓心頭想到了些什麼,對這虞嫚媛意味深長的笑了笑,輕輕地說道。

虞嫚媛同樣意味深長的點點頭,表示同意他的提議。

(PS:本人新書《漢鼎》已經上傳,書號1117322,歡迎大家前來踩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