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秦廊之後,會場之中,一下子安靜了下來。

實在是秦廊太年輕了。

會議主持蔣教授一旁開始介紹:

“本次的會議開場特邀嘉賓,就是來自紫金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秦廊,秦主任。秦主任帶來的報告是《器官移植病理學臨床技術操作規範—心臟移植》”

聽到這裡,下面一下子炸開了鍋。

“心臟移植術的規範?這也太狂妄了,即便是業內最頂尖的醫師,也不敢說提出心臟移植手術的規範吧?”

“就是,一個乳臭未乾的臭小子,做過幾臺心臟移植手術,行不行啊?”

“這樣子的大會,這樣的開場報告,莫不是搞笑的?”

實在是,報告內容和秦廊的年齡和資歷,反差太大,除了少數見過秦廊手術和了解秦廊的人,這些個主任,教授都是坐不住了。

對於此,秦廊絲毫沒有慌亂,也不在乎。

數世積累之下,秦廊面對這些場面,一點也不怯場,完全沒有理會臺下的各種喧鬧之聲,對他來說,這一次講座,完全就是在將華國的心臟移植術推上一個新的臺階。

他是在為整個華國醫學界做貢獻,自然不會在意那些個質疑的小人物。

秦廊的語氣,非常的權威,儼然一副業內泰山北斗的架勢,很囂張,很有範。

“諸位,為了進一步的規範器官移植病理學臨床技術操作,鄙人花了近一個月的時間,將心臟移植手術的各項操作重新梳理了一遍,這一次的報告,我將從移植心臟心內膜心肌活組織檢查的臨床操作規範、移植心臟排斥反應的病理學診斷臨床技術操作規範...等角度,給心臟移植手術定下一個行業標準。”

聽到秦廊的話語,場地之中,所有人都是一片譁然,尤其是在心臟移植手術領域,有一定造詣的教授和主任。

“這個秦廊,如此口氣也太大了。”

“可不是,這麼年輕,竟然敢大言不慚的推出行業標準。”

在眾人議論之中,秦廊的節奏和語氣沒有一絲的變化。

“首先,我將提出第一點,移植心臟心內膜心肌活組織檢查的目的與時機。”

&nyocardial b是移植心臟排斥反應診斷的主要手段,目前尚無公認的可取代emb的無創性檢查和生物標誌物檢測。除排斥反應外,多種影響移植心臟功能甚至危及受者生命的病變如缺血損傷、感染和惡性腫瘤,都需要活組織檢查(活檢)及其病理學診斷予以明確和鑑別...”

聽到秦廊專業的解釋,臺下的主任們一個個都是有些詫異。

雖然他們從心裡面有些反感秦廊的語氣和姿態,但是,秦廊闡述的理論和觀點,完全就進入了他們的心裡。

“這個小醫師,還真的有點東西啊。”

帝都301解放軍醫院的一個主任醫師,感慨了一句,從秦廊的報告之中,他是能夠感受到,這一次講座的深度和專業度。

“移植心臟的活檢可以分為程式性活檢和指證性活檢兩種型別。程式性活檢(protocol biopsy)亦稱計劃性活檢,是按照規定的時間點實施活檢,通常在移植術後2周、1個月、3個月、6個月和12個月連續多次活檢,12個月以後每4~6個月1次活檢;指證性活檢(indication biopsy)是在移植術後任何時間,當移植心臟功能出現異常,尤其是臨床懷疑排斥反應時而進行的活檢。此外,為觀察治療效果,可間隔1~2周再次活檢...”

秦廊繼續著他的演講,條例清晰,邏輯嚴謹。

等秦廊的第一個觀點落地之後,會場的所有醫師都是安靜了下來。

“秦主任對於心臟移植手術還真是有一定的研究,光是這一個程式性活檢和指徵性活檢的提出,就讓我們信服口服。”

“是啊,秦主任的這個角度果然專業。”

幾個醫師不住的點頭,對於這一場開場報告的質量已經採取了預設的態度。

“接下來,我將為諸位介紹病理性技術流程。”

秦廊沒有停止,繼續專業的輸出。

而到了這個時候,所有醫師都是非常尊敬的聽著秦廊的敘述。

對於醫生這個行業來說,能力強就是強,不行就是不行,沒有什麼可以遮掩的。

秦廊在講解完病理技術流程之後,便是開始介紹心臟移植急性t細胞介導性排斥反應。

聽到這個內容的時候,即便是哈醫大二院的劉教授,都是安靜了下來,非常的驚喜。

畢竟,排斥反應,一直是心臟移植手術之中的難點,可以說是世界性的難題。

“急性t細胞介導性排斥反應(acute &nediated reje)又稱急性細胞性排斥反應(acute cellular reje, acr),是移植心臟最常見的排斥反應型別。主要病理學特徵為心肌活檢組織中的炎性浸潤和心肌損傷...”

秦廊非常專業的開始論述,所有的主任醫師和教授級別的醫師都是安靜的聆聽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