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哈醫大二院的邀請,載入史冊的手術(為紫肌大佬加更)(第1/6頁)
章節報錯
秦廊抬頭微微一笑:“每升collin液中加入mgso4&nmol,50%葡萄糖液65ml,即所謂的改良collin液。至於灌注量控制在60ml/kg,灌注壓力20mmhg,灌注時間持續5min以上。”
秦廊除了配方,直接將灌注的改良方案也是一併的說了出來:
“肺灌注期間用低潮氣量通氣,使肺處於半張狀態,以便灌注液分佈均勻。改良collin液相對於傳統的灌注液,能夠有更好的預後,和更少的併發症,同時也能夠避免心室膨脹。”
聽完秦廊的介紹之後,眾醫師都是點了點頭,記錄了下來,這種細節之前他們還真是不知道。
接下來秦廊自然是又將供體心肺採取的方案和受體心肺切除術方案詳細闡述了一下。
很快,會診之中,確定了以秦廊提出的手術方案,進行心臟移植術。
而在,千里之外的龍省省會哈市,哈醫大二院之內,同樣的在召開葉建二次心臟移植術的第二次大會診。
劉教授和張院長共同主持,劉教授手下的主任醫師陳敏傑,也是這一次,呼聲最高,配合劉教授的一助人選,率先對完成的工作進行了彙報:
“劉教授,張院長,昨天下午,葉建內科治療後轉入icu監護,晚間,身體狀態已經有所提升...”
聽著陳主任的彙報,劉教授和張院長都是點了點頭,示意繼續。
“經過一天的一夜的準備,和醫藥公司以及兄弟單位的配合,已經於今日上午,調來了血液加溫裝置,特製術中除顫儀,食道超聲裝置...”
陳醫師看著手上的裝置和藥物單子,仔細的彙報,說完已經齊備的,又繼續補充剩餘藥品的籌備時間:“特殊血液蛋白藥物最晚於明日到達醫院,免疫排斥藥物晚上前就能夠準備齊全。”
由於葉建的情況特殊,為了能夠做到萬無一失,劉教授和專家團,專門為這一次心臟二次移植設計了特效藥物裝置。
在陳主任之後,麻醉科、icu、放射線科、腎內科也是發表了各自的意見和術前準備。
聽完眾人的彙報之後,劉教授進行了一番總結:“經過這第二次的會診,基本論證了二次心臟移植手術的全程方案。各項特製裝置和特殊藥物也在籌備之中,除了硬體之外,最後一個議題就是,這一次手術的主刀和一助以及其餘配合醫師的人選。”
聽到劉教授的這一句話,在場的醫師,又是想要被選中,又不想被選中。
畢竟,葉建的二次心臟移植手術是華國醫學史上又一次高水平挑戰和里程碑式的事件。
能夠有條件開展心臟二次移植手術的機會本就極低,心臟二次移植手術大都在心臟移植術後十年以上的患者身上展開,目前國內能夠心臟移植術後存活十年以上的患者寥寥無幾。
國際上也沒有多少先例可循,所以對於在場的醫師,包括劉教授,這一臺術式可用的醫學治療幾乎為零。
在這種無醫學資料性經驗可尋的前提下,葉建的二次心臟移植手術難度前所未有,同時要是能夠成功手術,對於促進心臟移植手術評估,臟器移植世界性難題攻克、移植技術進步、病理、藥理、基礎醫學研究等多方面的醫學科技進步,都具有重大意義。
在場的醫師當然都是心知肚明,成功了自然是功成名就,但是失敗的機率更高,當然,他們不是害怕失敗,而是擔心由於自己的糟糕技術,拖累了整臺手術,由於自己的失誤而導致劉教授和所有醫療組的努力前功盡棄。
張院長和劉教授都是靜靜的等待著,他們自然希望有人能夠挺身而出,主動擔起這個責任。
說實在的,劉教授心中也沒有百分百看中的人選,一定要矬子裡面拔大個,那也就陳主任勉強能夠參與。
陳敏傑此刻低著頭,有些糾結,說實在的,對他來說這是一次千載難逢的機會,但是對於二次心臟移植手術,他是真的沒底,尤其是劉教授設計的手術方案,其中的操作難度實在是太高了。
由於是二次手術,對於主刀和一助的要求,務必要在五個小時內完成全套操作,如此短時間的手術,必須要有高度集中的精力和專注度。
陳敏傑對於自己的基本功,做到好他還是可以的,但是又快又好,他就差點意思了。
“到底要不要自薦?”
陳敏傑一時下不了決定。
會診室之中,一時陷入了沉默之中,安靜地有些可怕。
對於此,劉教授和張院長微微有些失望,尤其是劉教授很有深意的看了一眼,低著頭不知道想什麼的陳敏傑。
像極了學校裡,老師提問時,一個個化作了鵪鶉的學生。
劉教授苦笑了一聲,倒也不怪他們,實在是這一臺手術難度太高,又沒有先例可循,畢竟沒有人能夠若無其事的進行首發術式的操作。
看了看手錶,劉教授直接打破了沉默:
“行了,關於這個手術人選,之後我再和張院長商量一下,有了結果通知你們。正好,一會有一臺協和醫院的心臟移植術,本來是由我去主刀的,因為葉建的原因,我推掉了,但是由於我的突然爽約,導致協和醫院的董主任一時找不到更好的替代人選,所以選擇了親自上陣,但是董主任畢竟比我還是差了點,所以邀請我給他進行遠端指導。”
“正好也是一臺高難度心臟移植手術,患者的年齡偏大,某些操作的難度和葉建的相比,也不差多少,既然現在方案已經定好了,大傢伙就跟我一起去觀摩下,協和醫院的心臟移植術水平。說不得,還能從他們的這臺手術中得到一些啟發。”
聽到劉教授的建議,各醫生當然是非常樂意,心態上也很放鬆,在他們看來,董主任的手術水平較劉教授還是差一點的,一會兒主要不是看董主任,而是看劉教授如何指導。
很快,劉教授和協和醫院董主任方取得了聯絡,遠端手術指導系統同步了協和版醫院手術間的畫面。
“劉教授,我們這邊即將開始供體心肺採取,也就是第一個步驟。還請你,一旁多多把關。”
董主任對著螢幕拜託了一句之後,便是給了秦廊一個鼓勵的眼神:“秦主任,放開了做,主刀有我,遠端指導還有哈醫大二院的劉教授。”
螢幕另一頭,哈醫大二院的專家組經過一輪緊張的大會診,已經非常疲憊,正好趁著這個機會歇一歇,對於協和的這一臺心臟移植術並沒有太多的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