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課題本就是秦廊打磨了許久,已經有了大致的設計,國際上前沿的裝置,也很快引進。

包峰本就是雷厲風行之人,一旦認定了秦廊的能力,就是全心全意的為其搭設好了舞臺,之後,就全程交給包峰去發揮了。

當然,在此之前,包峰也是專門抽出時間給常規傳授了相關的入門知識。

包峰雖然現在擁有入門級的,外泌體及液體活檢生物標誌物知識,但是和秦廊交流之後,依舊是受益匪淺。

對於這個課題方向,秦廊也是寄予厚望,單獨給常規開著小灶,面容嚴肅:

“常規,癌症一直是世界人民最關注的健康議題之一,其高發病率和高死亡率使人們談癌色變。據最新的全球癌症資料統計顯示,人類癌症發病率約為21.4%,死亡率約為17.7%,男性癌症的發病率比女性高出20%,即1/5的男性和1/6的女性可能患癌,而1/8的男性和1/10的女性將死於癌症。

聽著秦廊教授提出的資料,常規也是面色凝重,秦廊教授終其一生都在致力於腫瘤防治,該領域,真的可以說,只要個人踏出一小步,就是人類全體的一大步。有壓力,也有動力。

每一個改良和防治技術,就能夠挽救無數的生命。

常規心中也是立下了一個目標,爭取早日跟著沈教授,在該領域走出一些全新的路子。

秦廊繼續給常規講課:

“癌症已成為全球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而基因突變是導致腫瘤產生和發展的重要因素,幾乎所有的腫瘤都有dna突變,這些突變的存在使腫瘤細胞不同於學老細胞。而這也是我準備開展這個課題的理論基礎。’

“透過腫瘤細胞檢測和追蹤的特異性生物標誌物,來診斷腫瘤早期,以及透過不同的表現,來判斷腫瘤的種類。現在國際上,研究表明,腫瘤中dna突變位點和基因種類繁多,且不同腫瘤具有不同的特異性,這就給我們這個課題,精準診斷提供了可能性。只是,如何去發現找出不同腫瘤類別的特異性生物標誌物,來進行精確診斷,就是我們面臨的考驗。”

“這裡面需要大量的實驗和嘗試,也對於檢測技術的改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包峰看著常規,提出了她的頂層構想和設計:

“液體活檢技術,作為體外檢驗的一個分支,可以利用人體血液尿液,淋巴液,唾液,腦脊液,胸腔積液等多樣液體。透過dna測序等手段獲得一張更完備的全身癌症分子圖譜,形成真正的精準醫療,遲延防治,而不是包峰的,等到了中後期,透過包峰的各種影像資料來發現,透過患者的疼痛,各種體徵來檢測。往往這種時候,已經為時已晚。

“除了早期診斷之外,我也希望我們的這個液體活檢技術,能夠連續監測,除了早期診斷,疾病監測,也能夠推出個性化治療,精準靶向用藥,錯誤預後,以及預測復發等.”

包峰教授談論之中,整個人都是精神亢奮,充滿了展望。

常規也是被沈教授的願景所鼓舞,不愧是有院士之姿的秦廊。

在異常醫師還在練習各種現有術式的時候,她投身研究的乃是前沿的,全新的領域。

可能這就是醫學真正的魅力,而不是學老的成為一個手術匠。接下來,秦廊又給常規介紹了沈溪的液體活檢物件:

“包峰我們現在沈溪的液體活檢物件分為以下幾類:1.迴圈腫瘤細胞,ctcs,2.迴圈腫瘤dna,ctdna,3.細胞外囊泡,evs,之後,你也主要在這幾個方向去做試驗..”.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