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朝令夕改(第2/2頁)
章節報錯
“是應該好好整編一下。這些日子實在亂套了。那些集團軍的新晉長官,跟擔任營長的時候,完全不同了。甚至發生前地盤,相互火併的事件。”
“按照《圖書管理人選集的第五巻》裡面提到的,這是典型的軍閥化……”
戰敗的情緒和組織架構動盪的不安,已經開始瀰漫……
特別是太特省、楠普拉省、贊比西亞省,三個省份出現集團軍指揮官,拒絕再次解散為營級編制。
最終,發生大規模的內訌火拼。
三個集團軍在一通亂戰之後解體,只留下了十幾個營的部隊。其他部隊有的被軍長、師長帶去投靠了莫三比克解放陣線,有的佔據一些小城鎮,完全墮落軍閥化……
這一系列的事件,給聯盟兵團和赤備足輕部隊,士氣受到極大打擊。
…………
所謂士氣:是軍團維持意志行為的,具有積極主動性的動機。
這是玄學。
各國軍事教材上給出的定義,全都沒有什麼卵用。
對於軍事上而言,士氣是打勝的信念,在能打勝的時候,是可以預期的收穫和榮譽。
即推動士兵、單位去達成目的的情緒動力。
…………
比如,“皇國興廢,在此一戰”、“英格蘭期待每個人恪盡值守”、“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之類的。
小一點的:“打完這仗就回老家結婚”、“老婆孩子熱炕頭”等等
或者,“飛龍騎臉,怎麼輸?!”、“怎麼推怎麼贏,慫什麼?”諸如此類……
而對於敗軍,常常保持低落計程車氣。
比如正面剛不動,菊花後面又來一波,這當然就逃命了…
…………
士氣的波動性,確立了紀律存在的必要。
士氣低落但紀律嚴明的正規軍,一樣玩虐士氣高漲的烏合之眾。
紀律性可以兜住軍隊的下限。
“科學的組織,鋼鐵的紀律”使得在聯盟兵團的戰術營、赤備足輕的民兵營在來回折騰,反覆解散重組之後,仍然保留了元氣。
…………
釜ヶ崎勞動的聯盟在莫三比克,如同一隻受傷的野獸,在舔食者傷口,恢復體力,等待著新的時機……